盗跖
拼音dào zhí
注音ㄉㄠˋ ㄓˊ
繁体盜蹠
词语解释
盗跖[ dào zhí ]
⒈ 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。名跖,一作跖,“盗”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。
⒉ 盗贼或盗魁的代称。
引证解释
⒈ 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。名 跖,一作 蹠,“盗”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。
引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盗跖 从卒九千人,横行天下,侵暴诸侯。”
《荀子·不苟》:“盗跖 吟口,名声若日月,与 舜 禹 俱传而不息。”
唐 杜甫 《醉时歌》:“儒术於我何有哉, 孔丘、盗跖 俱尘埃。”
清 陈维崧 《范龙仙斋头喜遇娄东许九日赋赠》词:“浮世几场开口笑, 盗跖 也知如是。”
毛泽东 《贺新郎·读史》词:“盗跖 庄蹻 流誉后,更 陈王 奋起挥黄鉞。”
⒉ 盗贼或盗魁的代称。
引《汉书·游侠传·郭解》:“至若北道 姚氏,西道诸 杜,南道 仇景,东道 佗羽公子,南阳 赵调 之徒, 盗跖 而居民间者耳,曷足道哉!”
汉 荀悦 《申鉴·时事》:“盗跖 不能盗田尺寸,寸不可盗,况尺乎?”
《旧唐书·哀帝纪论》:“及 扶风 西幸, 洛邑 东迁,如寄珠於 盗跖 之门,蓄水於 尾閭 之上,往而不返,夫何言哉!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八回:“这银子是我们 江 南这几个人的,并非 盗跖 之物,先生如何不受?”
国语辞典
盗跖[ dào zhí ]
⒈ 相传为古代的大盗,生性暴虐,横行天下。后用以形容残暴的人。也作「盗蹠」。
引《荀子·劝学》:「其善者少,不善者多,桀、纣、盗跖也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七九回》:「未免娇养太过,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,爱自己尊若菩萨,待他人秽如粪土。」
相关词语
- dān fèng丹凤
- dài hái代还
- diào yǎng掉瀁
- dàn è瘅恶
- diǎn cái典裁
- dǔ xìng笃性
- duó lǐ夺礼
- dāi sì mù jī呆似木鸡
- diào fù吊赙
- dì jī帝姬
- dǎo chí gàn gē倒持干戈
- dào guà zǐ倒挂子
- dān dèng zǐ单凳子
-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
- dāng qián jué yì当前决意
- dà bāo gān大包干
- dēng chóng jùn liáng登崇俊良
- duó wǔ铎舞
- dà gù大故
- dòu chóng yú míng豆重榆瞑
- diǎn tāng点汤
- dài jì代济
- dàn màn bù jīng诞谩不经
- dǎo qì倒气
- diǎn xué点穴
- 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当面锣,对面鼓
- dì xiá地峡
- dì sān chǎn yè第三产业
- dǐng xiāng qǐng yuàn顶香请愿
- dòng xī动息
- dàn yuān huò hù蟺蜎蠖濩
- dì xián帝闲
- dé sù德素
- diān miǎn gōng lù滇缅公路
- dà yú大雩
- diāo tóng雕桐
- diān tóu bǒ nǎo颠头簸脑
- dà xīn大昕
- dān zhě丹赭
- dí shuǐ狄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