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席
拼音bì xí
注音ㄅ一ˋ ㄒ一ˊ
繁体避席
词语解释
避席[ bì xí ]
⒈ 离开座位说话,以示尊敬:避席再拜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避廗”。
⒉ 古人席地而坐,离席起立,以示敬意。
引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》:“武王 避席再拜之,此非贵虏也,贵其言也。”
《文选·司马相如<上林赋>》:“於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廗曰:‘鄙人固陋,不知忌讳,乃今日见教。’”
李善 注:“《孝经》曰:‘ 曾子 避席。’廗与席古字通。”
《汉书·灌夫传》:“已 婴 为寿,独故人避席,餘半膝席。”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珠利耶国》:“於是避席礼谢,深加敬叹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回:“允 避席问曰:‘ 孟德 有何高见?’”
⒊ 指让席,以示敬意。
引《庄子·盗跖》:“謁者復通, 盗跖 曰:‘使来前!’ 孔子 趋而进,避席反走,再拜 盗跖。”
⒋ 泛指离席。
引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王涣之》:“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,登楼会讌。三诗人因避席偎映,拥炉火以观焉。”
清 捧花生 《画舫馀谈》:“觴客未毕,勿避席而起。”
⒌ 指逃席。
引元 杨梓 《豫让吞炭》第一折:“主人, 让 闻我主索地, 赵君 避席,主人反欲见伐。”
⒍ 犹离职。
引宋 洪迈 《夷坚支志乙·永悟侍者》:“悟 曰:‘事既彰露,彼不宜復留。’遂遣出院。未几, 悟 亦避席,与之姪过 南康。”
⒎ 回避,避退。
引宋 洪迈 《夷坚志补·凤翔道上石》:“两屏相对,列于便殿燕几,他珍器百种皆避席。”
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花面冲场,正生避席,非关倒置梨园,祇为从来雅尚。”
国语辞典
避席[ bì xí ]
⒈ 古人席地而坐,为表示对某人尊敬,离坐而起,称为「避席」。
引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「太子避席而请曰:『燕秦不两立,愿先生留意也。』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一四回》:「曹操避席曰:『闻名久矣!幸得于此相见。』」
相关词语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iàn yǔ遍宇
- bō nà波那
- bì zhào碧照
- biàn ān徧安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ì nì嬖昵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ěi shān北山
- bǎi shì摆饰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ó bái襮白
- bǎn yǐn阪尹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ǐ tè比特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ěn fǎ本法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ǐ cái笔才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ó pó伯婆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ǔ suì卜岁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ái jiǎo白角
- bīng xī冰溪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ù chǐ不齿
- bīng jìng冰竞
- bān cáo班曹
- bǎi mèi百媚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