巡检
拼音xún jiǎn
注音ㄒㄨㄣˊ ㄐ一ㄢˇ
繁体巡檢
词性动词
词语解释
巡检[ xún jiǎn ]
⒈ 巡视。
⒉ 官署名巡检司,官名巡检使,省称巡检。始于五代后唐庄宗。宋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,各置都同巡检二人,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。又于沿边、沿江、沿海置巡检司。掌训练甲兵,巡逻州邑,职权颇重,后受所在县令节制。明清时,凡镇市、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,归县令管辖。参阅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三》、清顾炎武《日知录·乡亭之职》。
引证解释
⒈ 巡视。
引《魏书·张彝传》:“每东西驰使有所巡检, 彝 恒充其选。”
唐 白居易 《钱唐湖石记》:“其石函、南筧、并诸小筧闥,非浇田时,并须封闭筑塞,数令巡检。”
亦指巡视检查。 张周 《步履艰难的中国》第五章:“在这次扫黄中, 北京 出动2000人次,巡检了168次书摊。”
⒉ 官署名巡检司,官名巡检使,省称巡检。始于 五代 后唐 庄宗。宋 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,各置都同巡检二人,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。又于沿边、沿江、沿海置巡检司。掌训练甲兵,巡逻州邑,职权颇重,后受所在县令节制。 明 清 时,凡镇市、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,归县令管辖。参阅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三》、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乡亭之职》。
国语辞典
巡检[ xún jiǎn ]
⒈ 巡查检视。
引《北史·卷五·东魏孝静帝本纪》:「冬十一月戊申,诏遣使巡检河北流移饥人。」
⒉ 职官名。宋时设置于沿边或关隘要地的官员。或管数州数县,或管一州一县,以武臣为之,掌兵捕盗,受州县指挥。及金、元时代,管辖限于一县;至明、清,则为州县之属官,管理次要事件。
相关词语
- xiāo zú骁卒
- xùn xiá训狎
- xuán yǒng悬涌
-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
- xún mì询觅
- xuán jiàn玄鉴
- xié zhēn鲑珍
- xiē pāi歇拍
- xiū bǎo休宝
- xià gōng fū下工夫
- xuān zhèn宣振
- xuè sì血祀
- xuè yù血郁
- xié fù谐附
- xiào càn笑粲
- xìn cì信次
- xún gēng巡耕
- xiáng lì祥历
- xiè bù谢步
-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
- xīng lì星历
- xīn xīn昕昕
- xiāng lì相丽
- xuān mù儇目
- xū jǐng墟井
- xīng huò pù星货铺
- xiě wàng写望
- xī yóu bǔ西游补
-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
-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
- xīn qìng欣庆
- xiù lì秀立
- xún jiū寻究
- xié chén谐臣
- xǐ xīn洗心
- xiān yì鲜异
-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
- xìn chàng衅鬯
- xuán héng璇衡
-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