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
拼音yǐ tài
注音一ˇ ㄊㄞˋ
繁体以太
词语解释
以太[ yǐ tài ]
⒈ 古希腊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媒质。十七世纪后,物理学家为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磁和引力相互作用而又重新提出。当时认为光是一种机械的弹性波,但由于它可以通过真空传播,因此必须假设存在一种尚未为实验发现的以太作为传播光的媒质。这种媒质是无所不在的,没有质量的,而且是“绝对静止”的,电磁和引力作用则是它的特殊机械作用。以太这一概念到十九世纪曾为人们所普遍接受,但科学家始终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它的存在。到了二十世纪初,随着相对论的建立和对场的进一步研究,确定光的传播和一切相互作用的传递都通过各种场,而不是通过机械媒质,以太才作为一个陈旧的概念而被抛弃。近代康有为、谭嗣同、孙中山等使用的哲学名词,是物理学名词的借用。
引证解释
⒈ 古 希腊 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媒质。十七世纪后,物理学家为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磁和引力相互作用而又重新提出。当时认为光是一种机械的弹性波,但由于它可以通过真空传播,因此必须假设存在一种尚未为实验发现的以太作为传播光的媒质。这种媒质是无所不在的,没有质量的,而且是“绝对静止”的,电磁和引力作用则是它的特殊机械作用。以太这一概念到十九世纪曾为人们所普遍接受,但科学家始终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它的存在。到了二十世纪初,随着相对论的建立和对场的进一步研究,确定光的传播和一切相互作用的传递都通过各种场,而不是通过机械媒质,以太才作为一个陈旧的概念而被抛弃。
⒉ 近代 康有为、谭嗣同、孙中山 等使用的哲学名词,是物理学名词的借用。 康有为 在《孟子微》中把以太与“仁”、“不忍人之心”等道德观念等同起来。 谭嗣同 在《仁学》、《以太说》中既把以太说成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无色、无声、无臭的物质,但同时又作了种种精神性的解释,把 孔子 的“仁”、“元”、“性”, 墨家 的“兼爱”,佛家的“慈悲”,基督的“灵魂”等,都看作是以太的作用。 孙中山 则在《孙文学说》中把以太看作物质世界的本源,认为它“动而生电子,电子凝而成元素,元素合而成物质,物质聚而成地球”,并不具有精神性质。
国语辞典
以太[ yǐ tài ]
⒈ 为英语 ether的音译。乃西方的古代物理学家认为充塞于宇宙中,传播光热电磁的微妙物质。富于弹性,一部稍有振动,即生微波,以传达于上下四方。但在相对论提出后,这种以太的观念便因不成立而完全被摒弃了。
英语Ether-
德语Äther (S)
法语Éther (physique)
相关词语
- yán jiàn言谏
- yì fēi羿妃
- yì qí抑齐
- yùn yì运役
- yī fāng一方
- yóu yù游誉
- yī yán shī一言诗
- yè yè业业
- yù zhī预支
- yín zhēn银针
- yīng zuǐ鹰嘴
- yù è遇厄
- yān zhào燕赵
- yào rǎng要壤
- yǎn jié偃节
- yòu yàn侑宴
- yóu lǐ由礼
- yōu jù忧惧
- yōng dé庸德
- yáng lù阳禄
- yán biǎn严褊
- yí è颐腭
- yì zhì意志
- yú jiǎo隅角
- yōu lì优隶
- yuān hēi渊黑
- yì huì翳薉
- yōu jì幽迹
- yí chuán xué遗传学
- yǔn tiē允帖
- yī shuǐ ér一水儿
- yǐ quē fā shēng qì乙炔发生器
- yíng mǎn盈满
- yí zān zhuì ěr遗簪坠珥
- yì xiàng意向
- yú yán舆言
-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褴褛
- yūn méi yuē bìn晕眉约鬓
- yìng chè映彻
- yǐn chǔ隐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