禽兽
拼音qín shòu
注音ㄑ一ㄣˊ ㄕㄡˋ
繁体禽獸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禽兽[ qín shòu ]
⒈ 鸟类和兽类的统称,古代也专指兽类。
英birds and beasts;
⒉ 泛指飞禽走兽。
例人民少而禽兽众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禽兽虫蛇。
⒊ 偏义复词,指走兽。
例禽兽之皮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君子之于禽兽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恩足以及禽兽。
禽兽之变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英beasts;
⒋ 比喻行为卑鄙恶劣、卑劣无耻的人。
例衣冠禽兽。
禽兽不如。
英impudent and wicked people;
引证解释
⒈ 鸟类和兽类的统称。
引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草木畅茂,禽兽繁殖,五穀不登,禽兽偪人。”
南朝 梁 萧统 《<文选>序》:“若其纪一事,咏一物,风云草木之兴,鱼虫禽兽之流,推而广之,不可胜载矣。”
⒉ 称兽类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鸚鵡能言,不离飞鸟;猩猩能言,不离禽兽。”
《汉书·江都易王刘非传》:“建 欲令人与禽兽交而生子,彊令宫人臝而四据,与羝羊及狗交。”
⒊ 比喻不知礼义或行为卑劣的人。
引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无父无君,是禽兽也。”
⒋ 用作詈词。犹言畜生。
引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红娘,书房里唤将那禽兽来!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那怕你这禽兽告诉!我此时视死如归,那个还要这性命!”
国语辞典
禽兽[ qín shòu ]
⒈ 泛指各种飞禽走兽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猩猩能言,不离禽兽。」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五谷不登,禽兽逼人。」
⒉ 比喻没有人性的人。。
引《初刻拍案惊奇,卷二九》:「小畜生!贼禽兽!你是我通家子姪,怎干出这等没道理的勾当来?」
例如:「衣冠禽兽」
相关词语
- qí lín gé麒麟阁
- qīng yì清毅
- quē è缺阨
- quán shū全书
- qióng nú琼奴
- qiáo shǒu qǐ zhǒng翘首跂踵
- qí bù碁布
- qí lì骑吏
- qiàn zī yóu piào欠资邮票
- qīng shèn qín清慎勤
- qīng pèi轻辔
- qīng jiǎn青简
- qǐ fèi起废
- qiú shuǐ泅水
- qín huáng dǎo shì秦皇岛市
- qín é螓蛾
- qiū guān秋官
- qǐ huó乞活
- quǎn mǔ zhī zhōng畎亩之中
- qióng è琼萼
- qiú rán gōng虬髯公
- qū cí驱辞
- qiú huà求化
- qiú shēn求伸
- qiú dù泅渡
- qiú fú ráng zāi求福禳灾
- qiān wù牵物
- qiū jì鳅鮆
- qū chǐ曲尺
- quàn jiàn劝谏
- qiào tuó陗阤
- qià lái恰来
- qí shū xiān zhuó棋输先著
- qīng suǒ kè青琐客
- qiáo zhù侨住
- qiáng lì强厉
- quán qīng zhōng wai权倾中外
- qià zhòng yào hài恰中要害
- qiān tì迁替
- quán zhī quán néng全知全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