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伏羲[ fú xī ]
⒈ (2852—2738 B.C.)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。古帝,即太昊。《白虎通考》:“三皇者,何谓也?伏羲、神农、燧人也”。按:伏羲,亦作“伏戏”、“皇羲”、“宓牺”、“包牺”。风姓。有胜德。始画八封;造书契;教民佃、渔、畜牧。都陈。相传在位115年,传十五世,凡千二百六十载。
英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;
引证解释
⒈ 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。 风姓。相传其始画八卦,又教民渔猎,取牺牲以供庖厨,因称 庖牺。亦作“伏戏”、“伏牺”。
引《庄子·缮性》:“逮德下衰,及 燧人、伏羲 始为天下,是故顺而不一。”
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伏戏氏 得之,以袭气母。”
汉 扬雄 《法言·问道》:“鸿荒之世,圣人恶之,是以法始乎 伏牺 而成乎 尧。”
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春皇庖牺》:“庖者包也,言包含万象;以牺牲登荐于百神,民服其圣,故曰 庖牺,亦曰 伏羲。”
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“以乐舞教国子” 贾公彦 疏引《孝经纬》:“伏牺 之乐曰《立基》。”
唐 杨炯 《少室山姨庙碑》:“伏羲 画卦,唯观鸟兽之文。”
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猾夏之渐》:“兹著书显言:东西万国及我 伏戏 与 中国 之初人尽是邪教子孙,其辱我天下之人。”
国语辞典
伏羲[ fú xī ]
⒈ 古代一位皇帝。教民佃渔畜牧,始画八卦,造书契。也作「庖羲」、「庖牺」、「伏羲氏」、「伏牺」、「伏牺氏」、「宓羲」、「宓戏」、「羲皇」。
引《史记·卷一三〇·太史公自序》:「伏羲至纯厚,作易八卦。」
《文选·潘岳·为贾谧作赠陆机诗》:「粤有生民,伏羲始君。」
英语Fuxi or Fu Hsi, legendary Chinese emperor, trad. 2852-2738 BC, mythical creator of fishing, trapping and writing
德语Fu Xi (Eig, Pers)
法语Fuxi
相关词语
- fēng léi风雷
- fàn fú泛浮
- fān yuè翻跃
- fēi yì非意
- fēi zhì蜚蛭
- fēi dí飞镝
- fán zhǐ繁祉
- fèi chóu沸稠
- fēi lái fēi qù飞来飞去
- fàng zhú放逐
- fǔ yǎng wú kuì俯仰无愧
- fēng chuí yún sàn风吹云散
- fèn sāng忿丧
- fěng sòng讽诵
- fèng huáng zhú凤凰竹
- fēng chù风搐
- fú lún扶轮
- fēi zhōu非洲
-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
- fēng xíng风行
- fāng chuí方垂
- fó chǐ佛齿
- fēng qīng风清
- fén shān坟埏
- fāng shèn方慎
- fú zhōng浮钟
- fèi jiǎng费讲
- fǔ pí腐皮
- fù shì复试
- fán róng fù qiáng繁荣富强
- fù ěr shè shēng附耳射声
- fù yuè覆阅
- fēi jīng飞精
- fēi dié飞碟
- fǎ táng法堂
- fēi yáo飞謡
- fá qì伐器
-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
- fāng děng shēng方等声
- fá mò罚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