祓禊
拼音fú xì
注音ㄈㄨˊ ㄒ一ˋ
繁体祓禊
词语解释
祓禊[ fú xì ]
⒈ 犹祓除。古祭名。源于古代“除恶之祭”。或濯于水滨(薛君《韩诗章句》),或秉火求福(杜笃《祓禊赋》)。三国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,魏以后但在三月三日。然亦有延至秋季者(刘桢《鲁都赋》)。
引证解释
⒈ 犹祓除。古祭名。源于古代“除恶之祭”。或濯于水滨( 薛君 《韩诗章句》),或秉火求福( 杜笃 《祓禊赋》)。 三国 魏 以前多在三月上巳, 魏 以后但在三月三日。然亦有延至秋季者( 刘桢 《鲁都赋》)。
引汉 刘桢 《鲁都赋》:“及其素秋二七,天汉指隅,民胥祓禊,国于水嬉。”
《后汉书·礼仪志上》“是月上巳,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” 南朝 梁 刘昭 注:“蔡邕 曰:《论语》‘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 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’自上及下,古有此礼。今三月上巳,祓禊於水滨,盖出於此。”
唐 张志和 《上巳日忆江南禊事》诗:“黄河 西绕郡城流,上巳应无祓禊游。”
《辽史·王鼎传》:“适上巳,与同志祓禊水滨,酌酒赋诗。”
清 龚自珍 《百字令》词:“珂珮晨閒,文章秋横,祓禊西山雨。”
国语辞典
祓禊[ fú xì ]
⒈ 古人在水边戒浴,以除不祥的一种祭祀。
引北周·庾信〈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〉:「虽行祓禊之饮,即用春搜之仪。」
英语exorcistic ablutions
相关词语
-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
- fèi chóu沸稠
- fēng chù风搐
- fēi dí飞镝
- fēi zhì蜚蛭
- fú lún扶轮
- fāng děng shēng方等声
- fēi yì非意
- fèn sāng忿丧
- fān yuè翻跃
- fěng sòng讽诵
- fén shān坟埏
- fēng xíng风行
- fán zhǐ繁祉
- fàn fú泛浮
- fēi zhōu非洲
- fēi lái fēi qù飞来飞去
- fán róng fù qiáng繁荣富强
- fá qì伐器
- fèi jiǎng费讲
- fèng huáng zhú凤凰竹
- fú zhōng浮钟
- fēi dié飞碟
- fá mò罚没
- fāng chuí方垂
-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
- fēi jīng飞精
- fàng zhú放逐
- fù yuè覆阅
- fǔ pí腐皮
- fēng chuí yún sàn风吹云散
- fó chǐ佛齿
- fù ěr shè shēng附耳射声
- fù shì复试
- fāng shèn方慎
- fǎ táng法堂
- fēi yáo飞謡
- fēng qīng风清
- fǔ yǎng wú kuì俯仰无愧
- fēng léi风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