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虱
拼音shā shī
注音ㄕㄚ ㄕ
繁体沙虱
词语解释
沙虱[ shā shī ]
⒈ 亦作“沙虱”。
⒉ 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。
⒊ 石蚕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虫一·石蚕》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沙蝨”。 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登涉》:“又有沙蝨,水陆皆有,其新雨后及晨暮前,跋涉必著人,唯烈日草燥时,差稀耳。其大如毛髮之端,初著人,便入其皮里,其所在如芒刺之状,小犯大痛,可以针挑取之,正赤如丹,著爪上行动也。”
唐 元稹 《哭女樊四十韵》:“山魈邪乱逼,沙虱毒潜婴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七八引 前蜀 杜光庭 《录异记·沙虱》:“潭、袁、处、吉 等州有沙虱,即毒蛇鳞中虱也。细不可见。夏月,蛇为虱所苦,倒掛身於江滩急流处,水刷其虱;或卧沙中,碾虱入沙。行人中之,所咬处如针孔粟粒。四面有五色文,即其毒也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四·沙虱》:“按 郭义恭 《广志》云:沙虱在水中,色赤,大不过蟣,入人皮中杀人。”
⒉ 石蚕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一·石蚕》。
相关词语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ēn tǎo申讨
- shù jí束棘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ūn sūn孙孙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ī xì私系
- shì yǒu势友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í shú识熟
- shān méi山眉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ū huǎn舒缓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ěng yuē省约
- suì wēi遂威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ī miù失谬
- sǎ xiù洒绣
- sì yuán四垣
- shì wěi世伪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ōu shā收煞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ī cè失策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ēng qì升气
- shì wǔ士伍
- sī huà司化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í xián时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