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鞮
拼音tóng dī
注音ㄊㄨㄥˊ ㄉ一
繁体銅鞮
词语解释
铜鞮[ tóng dī ]
⒈ 春秋晋邑名。在今山西省沁县南。晋平公曾筑铜鞮宫于此。汉置县,治所在今山西省沁县南。北魏以后屡有迁移。明洪武初废入沁州。
⒉ 春秋晋离宫名。
⒊ 指襄阳。
⒋ 曲名。
⒌ 亦作“铜鍉”。复姓。春秋时有铜鍉伯华。见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。
引证解释
⒈ 春秋 晋 邑名。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。 晋平公 曾筑 铜鞮宫 于此。 汉 置县,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。 北魏 以后屡有迁移。 明 洪武 初废入 沁州。
引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秋, 郑伯 如 晋,晋 人讨其贰於 楚 也;执诸 铜鞮。”
杜预 注:“铜鞮,晋 别县,在 上党。”
杨伯峻 注:“据《嘉庆一统志》, 铜鞮 在今 山西 沁县 南。”
⒉ 春秋 晋 离宫名。
引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今 铜鞮 之宫数里,而诸侯舍于隶人。”
杜预 注:“铜鞮,晋 离宫。”
杨伯峻 注:“铜鞮宫 在 山西 沁县 南二十五里。”
⒊ 指 襄阳。
引唐 李端 《代弃妇答贾客》诗:“玉垒城 边争马走, 铜鞮 市里共乘舟。”
宋 张孝祥 《醉落魄》词:“桃花庭院光阴速, 铜鞮 谁唱大堤曲。归时想是樱桃熟。”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艺一·公文介公诗》:“《襄阳》云……林鶯送客巖花笑,曾见 铜鞮 歌舞无?”
⒋ 曲名。参见“铜鞮曲”。
引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叙饮》:“唱罢《铜鞮》日欲脯,花前醉樽前起舞。”
⒌ 亦作“铜鍉”。复姓。 春秋 时有 铜鍉伯华。见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。
相关词语
- tóng zhì同治
- táo yì逃佚
- tiān miào天庙
- tóng huǒ同夥
- tóng shān铜山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éng yǐ藤椅
- tián chē田车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uó tā橐他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iān gòu天构
- tòng jí痛疾
- tōng gǔ通谷
- tù yǐng兔颖
- táo róng淘融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ào jiān套间
- táo jūn陶均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uí qiān颓迁
- tái gé抬阁
- tú nán图南
- táo zuì逃罪
- tiān jiǔ天九
- tǎ dūn塔墩
- tān xiān贪憸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uí jiào颓教
- tuō shì托事
- tián hú田胡
- tì jīng惕兢
- tuì qì退弃
- tǔ fēng土蜂
- tà jī踏缉
- tǐ fǎng体访
- tuǐ shì腿事
- tán cáo檀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