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遐
拼音dēng xiá
注音ㄉㄥ ㄒ一ㄚˊ
繁体登遐
词语解释
登遐[ dēng xiá ]
⒈ 《墨子·节葬下》:“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,其亲戚死,聚柴薪而焚之,熏上,谓之登遐。”谓死者升天而去。后因以“登遐”为对人死讳称。
⒉ 特指帝王之死。
⒊ 犹言登仙远去。
引证解释
⒈ 谓死者升天而去。后因以“登遐”为对人死讳称。
引《墨子·节葬下》:“秦 之西有 仪渠 之国者,其亲戚死,聚柴薪而焚之,燻上,谓之登遐。”
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“三后在天” 汉 郑玄 笺:“此三后既没,登遐,精气在天矣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昭甄皇后传》“有司奏请追諡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《魏书》:“虽夙年登遐,万载之后,永播融烈。”
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“孙子荆 除妇服,作诗以示 王武子” 刘孝标 注引《孙楚集》:“其诗曰:‘时迈不停,日月电流,神爽登遐,忽已一周。’”
《晋书·后妃传上·文明王皇后》:“奄然登遐,弃我何早!”
⒉ 特指帝王之死。
引《文选·刘琨<劝进表>》:“永嘉 之际,氛厉弥昏,宸极失御,登遐丑裔。”
李善 注引 王隐 《晋书·怀纪》:“羯贼 刘曜 破 洛,皇帝崩於 平阳。”
唐 柳宗元 《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》:“德宗 登遐,公病痼,舆曳就位,备哀敬之节。”
宋 王安石 《谢知江宁府表》:“先帝登遐,既不获奔驰道路;陛下即位,又未尝瞻望闕廷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王文靖》:“上登遐时,命公与 文僖 同撰遗詔,因受顾命。”
⒊ 犹言登仙远去。
引晋 陆云 《登遐颂》:“夫死生存亡,二理之已然者也。而世有神仙登遐之言,千岁不死之寿,其详固难得而精矣。”
明 徐渭 《渔阳弄》:“文章自古真无价,动天庭 玉皇 亲迎,飞鳧降鹤踏红霞,请先生即便登遐。”
国语辞典
登遐[ dēng xiá ]
⒈ 帝王崩逝。
引《续汉书志·第六·礼仪志下》:「疾病,公卿复如礼。登遐,皇后诏三公典丧事。」
⒉ 臣子之死亦可称为「登遐」。
引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卷二八·谅暗登遐》:「晋人如山涛居母丧,诏曰,山太常居谅暗,情在难夺,盖当时未甚避忌故尔,又如登遐二字,晋人臣下亦多称之。」
英语death of an emperor
相关词语
- diān tóu bǒ nǎo颠头簸脑
- dà xīn大昕
- 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当面锣,对面鼓
- dì xián帝闲
- dàn yuān huò hù蟺蜎蠖濩
- dí shuǐ狄水
- diāo tóng雕桐
- dòng xī动息
- duó wǔ铎舞
- diào fù吊赙
- dài jì代济
- dān fèng丹凤
- dāi sì mù jī呆似木鸡
- dǎo qì倒气
- dǐng xiāng qǐng yuàn顶香请愿
- dà bāo gān大包干
- dǔ xìng笃性
- dài hái代还
- dà yú大雩
- dòu chóng yú míng豆重榆瞑
- dāng qián jué yì当前决意
- dān zhě丹赭
- dào guà zǐ倒挂子
- diǎn xué点穴
- dì xiá地峡
- diǎn cái典裁
- dà gù大故
- dé sù德素
- dǎo chí gàn gē倒持干戈
-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
- diān miǎn gōng lù滇缅公路
- diào yǎng掉瀁
- dàn màn bù jīng诞谩不经
- dì sān chǎn yè第三产业
- dì jī帝姬
- duó lǐ夺礼
- diǎn tāng点汤
- dēng chóng jùn liáng登崇俊良
- dàn è瘅恶
- dān dèng zǐ单凳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