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书
拼音cè shū
注音ㄘㄜˋ ㄕㄨ
繁体策書
词语解释
策书[ cè shū ]
⒈ 指古代常用以记录史实的简册。
⒉ 指古代书写帝王任免官员等命令的简策。
引证解释
⒈ 指古代常用以记录史实的简册。
引晋 杜预 《<春秋经传集解>序》:“仲尼 因 鲁 史策书成文,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惑经》:“寧殖 出君,而卒自忧名在策书。”
宋 司马光 《<吕献可章奏集>序》:“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,垂之百世而不泯,诚哉是言也。”
清 何琇 《樵香小记·百国春秋》:“盖古史官简书、策书之分,策书详其细目,如 墨子 之所称, 左氏 据以作传者是也;简书举其大纲,如《汲冢竹书》之体, 孔子 所据以作经者也。”
⒉ 指古代书写帝王任免官员等命令的简策。
引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自 昭帝 时, 涿郡 韩福 以德行徵至京师,赐策书束帛遣归。”
汉 蔡邕 《独断》卷上:“其( 汉 天子)命令一曰策书,二曰制书,三曰詔书,四曰戒书。”
《南史·褚裕之传》:“即事缘情,不容均之凡僚,宜有策书,用申隆寄。”
宋 苏洵 《任相》:“相不胜任,策书至而布衣出府,免矣。”
国语辞典
策书[ cè shū ]
⒈ 书籍、简册。
引《史记·卷六〇·三王世家·褚少孙补曰》:「窃从长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书,编列其事而传之。」
《汉书·卷一〇〇·叙传上》:「夫以匹妇之明,犹能推事理之致,探祸福之机,而全宗祀于无穷,垂策书于春秋。」
⒉ 汉代皇帝任免官吏,书于竹简,称为「策书」。
引《续汉书志·第五·礼仪志中》:「读策书毕,中常侍持皇太子玺绶东向授太子。」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chóng tóng重瞳
- chán tuì蝉蜕
- cǎo cù草猝
- chūn bō春播
- chèn yán谶言
- chū fǎng出访
- cóng dòng从动
- chéng yì呈艺
- chōng xīn冲心
- chuáng wèi床位
- cāo xián操弦
- chén gǔ尘毂
- cì hou伺候
- cóng cán藂残
- cǔn liú忖留
- chēn guài瞋怪
- chuī hú zǐ dèng yǎn吹胡子瞪眼
- cháng shí常时
- chèn bù谶步
- chèn yùn趁韵
- cuì lǜ翠緑
- cuì huán翠鬟
- cuì zhàng毳帐
- chǐ yú kuài wǔ耻与哙伍
- cùn xiá zhì lún寸辖制轮
- chōng tī冲梯
- chē lù车路
- chǐ jīn褫衿
- cǐ jiān此间
- cì tīng赐听
- chū pú摴蒲
- chán wǎn婵婉
- cū lǚ麤履
- cán jī残机
- chàng ōu倡讴
- cāng yíng fù jì wěi苍蝇附骥尾
- chǐ ràng齿让
- chūn niú tú春牛图
- chàng yáng畅扬
- chuán mài遄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