铙鼓
拼音náo gǔ
注音ㄋㄠˊ ㄍㄨˇ
繁体鐃鼓
词语解释
铙鼓[ náo gǔ ]
⒈ 乐器中鼓的一种。唐时大驾出行,卤簿鼓吹,有前后两部,皆有铙鼓十二。又凯旋入京都,行献俘仪,奏凯乐所有铙吹二部乐中。亦有铙鼓。见《新唐书·仪卫志下》。
⒉ 铙和鼓。泛指打击的响器。
引证解释
⒈ 乐器中鼓的一种。 唐 时大驾出行,卤簿鼓吹,有前后两部,皆有铙鼓十二。又凯旋入京都,行献俘仪,奏凯乐所有铙吹二部乐中。亦有铙鼓。见《新唐书·仪卫志下》。
引《文献通考·乐九》引《唐六典》:“凡军鼓之制有三:一曰铜鼓,二曰战鼓,三曰鐃鼓。”
唐 柳宗元 《唐铙歌鼓吹曲·东蛮》:“歌诗鐃鼓间,以壮我之戎。”
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四:“﹝ 郑戩 ﹞置酒高会,旗帜絳野,鐃鼓聒天,虏众十万不敢动。”
⒉ 铙和鼓。泛指打击的响器。
引唐 韩愈 《南海神庙碑》:“鐃鼓嘲轰,高管噭咏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金和尚》:“生平不奉一经,持一咒,迹不履寺院,室中亦未尝蓄鐃鼓。”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nián hú黏糊
- niè chǒng孽宠
- nán guǎn南馆
- nèi guǐ内宄
- nǚ bì女嬖
- ní luó hé尼罗河
- nèi lào内涝
- ní jiā lā guā尼加拉瓜
- nào jiāng闹僵
- nuǎn sī暖丝
- niǎo yún鸟耘
- nù shēng怒生
- nù bù kě è怒不可遏
- nǎi qí乃其
- nán zhàng shān南障山
- nián kǎo年考
- ná wěn拿稳
- nèi miàn内面
- niè zì涅字
- nú gē奴哥
- nǚ sūn女孙
- niǎo míng鸟明
- nán juàn南卷
- néng shǐ能始
- nán tà南榻
- niàn shì念室
- nǚ tóu女头
- nèi chéng内乘
- ní qiú麑裘
- nèi xiē gè那些个
- niē gù捏故
- niú láng xīng牛郎星
- nián zhuàng qì ruì年壮气锐
- niǎo ké鸟壳
- nú lù奴戮
- niú hòu牛后
- nián shì年市
- nèi qiān内迁
- nuǎn huǒ pén暖火盆
- niè děng蹑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