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侮
拼音yù wǔ
注音ㄩˋ ㄨˇ
繁体禦侮
词性动词
词语解释
御侮[ yù wǔ ]
⒈ 抵抗外来欺侮。
英resist foreign aggression;
引证解释
⒈ 谓抵御外侮。
引《孔丛子·论书》:“自吾得 由 也,恶言不至於门,是非御侮乎!”
《周书·魏玄传》:“灌瓜赠药,虽有愧于昔贤;御侮折衝,足方驾于前烈。”
宋 胡铨 《上高宗封事》:“有如虏骑长驱,尚能折衝御侮乎!”
邹韬奋 《经历》三二:“我们要积极提倡民族统一战线,来抢救我们的国家,要全国团结御侮,一致对外。”
⒉ 指武臣。
引《诗·大雅·緜》:“予曰有御侮。”
毛 传:“武臣折衝曰御侮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御侮者,有武力之臣,能折止敌人之衝突者,是能扞御侵侮,故曰御侮也。”
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故尚书令 唐林 为胥附,博士 李充 为犇走,諫大夫 赵襄 为先后,中郎将 廉丹 为御侮,是为四友。”
《文选·任昉<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>》:“且虚饰宠章,委成御侮。”
吕延济 注:“宠章,谓封侯也。御侮,谓为驃骑。”
宋 苏轼 《赐王文郁银绢奖谕敕书》:“汝以御侮之才,当专城之寄。”
国语辞典
御侮[ yù wǔ ]
⒈ 抵御外侮。也作「御侮」。
引《三国志·卷三六·蜀书·关羽传》:「先主于乡里合徒众,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。」
《周书·卷四三·李延孙等传·史臣曰》:「灌瓜赠药,虽有愧于昔贤;御侮折冲,足方驾于前烈。」
⒉ 武臣。
引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:「余曰有奔奏,予曰有御侮。」
《文选·任昉·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》:「且虚饰宠章,委成御侮。」
相关词语
- yǐn chǔ隐处
- yì huì翳薉
- yān zhào燕赵
-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褴褛
- yán biǎn严褊
- yōu jù忧惧
- yí chuán xué遗传学
- yōng dé庸德
- yí è颐腭
- yì qí抑齐
- yī yán shī一言诗
- yìng chè映彻
- yì xiàng意向
- yīng zuǐ鹰嘴
- yōu lì优隶
- yào rǎng要壤
- yǎn jié偃节
- yǔn tiē允帖
- yóu lǐ由礼
- yì fēi羿妃
- yī fāng一方
- yōu jì幽迹
- yán jiàn言谏
- yíng mǎn盈满
- yì zhì意志
- yáng lù阳禄
- yù zhī预支
- yí zān zhuì ěr遗簪坠珥
- yī shuǐ ér一水儿
- yù è遇厄
- yòu yàn侑宴
- yè yè业业
- yǐ quē fā shēng qì乙炔发生器
- yóu yù游誉
- yuān hēi渊黑
- yú jiǎo隅角
- yūn méi yuē bìn晕眉约鬓
- yín zhēn银针
- yùn yì运役
- yú yán舆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