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音
拼音nán yīn
注音ㄋㄢˊ 一ㄣ
繁体南音
词语解释
南音[ nán yīn ]
⒈ 南方的音乐。
⒉ 指虞舜的《南风》歌。
⒊ 南方口音。
引证解释
⒈ 南方的音乐。
引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使与之琴,操南音。”
杜预 注:“南音, 楚 声。”
《吕氏春秋·音律》:“禹 未之遇而巡省南土, 涂山氏 之女乃令其妾候 禹 于 涂山 之阳,女乃作歌,歌曰:‘候人兮猗。’实始作为南音。”
高诱 注:“南方国风之音。”
唐 刘禹锡 《采菱行》:“一曲南音此地闻, 长安 北望三千里。”
明 胡侍 《真珠船·南北音》:“若南音则《孺子》、《接舆》、《越人》、《紫玉》、 吴 歈 楚 艷,以及今之戏文皆是。然《三百篇》无南音,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皆北方也。”
郑泽 《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》:“惧兹南音寂,时作天籟鸣。”
⒉ 指 虞舜 的《南风》歌。
引晋 夏侯湛 《虞舜赞》:“垂拱临民,咏彼南音。”
⒊ 南方口音。
引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老儒 周懋官,口操南音,不记为何许人。”
国语辞典
南音[ nán yīn ]
⒈ 泛指南方的音乐或口音。
引《文选·张衡·南都赋》:「帝王臧其擅美,咏南音以顾怀。」
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:「登东歌,操南音。」
⒉ 一种曲艺。用广州方言演唱,流行于珠江三角洲。以木鱼书、龙舟歌为基础,吸收扬州弹词等曲种的音乐发展而成。有百年历史,以清唱为主。唱词多七字句,格律严谨,唱腔悠扬婉转,旋律优美。传统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。
相关词语
- nào jiāng闹僵
- ní luó hé尼罗河
- niú láng xīng牛郎星
- nián hú黏糊
- nán juàn南卷
- nián kǎo年考
- nuǎn sī暖丝
- ní jiā lā guā尼加拉瓜
- nǎi qí乃其
- nú gē奴哥
- nù bù kě è怒不可遏
- niǎo ké鸟壳
- nǚ tóu女头
- nán tà南榻
- nú lù奴戮
- nèi guǐ内宄
- nǚ sūn女孙
- nán zhàng shān南障山
- nù shēng怒生
- niàn shì念室
- nǚ bì女嬖
- nián shì年市
- niǎo yún鸟耘
- ní qiú麑裘
- nián zhuàng qì ruì年壮气锐
- nèi lào内涝
- ná wěn拿稳
- niè děng蹑等
- nèi xiē gè那些个
- nán guǎn南馆
- nèi chéng内乘
- niè zì涅字
- néng shǐ能始
- nuǎn huǒ pén暖火盆
- nèi qiān内迁
- niē gù捏故
- niú hòu牛后
- nèi miàn内面
- niè chǒng孽宠
- niǎo míng鸟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