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乘
拼音sān shèng
注音ㄙㄢ ㄕㄥˋ
繁体三乘
词语解释
三乘[ sān shèng ]
⒈ 三乘车。每乘四马。殷商时为下大夫的仪制。
引证解释
⒈ 三乘(sān shèng):三乘车。每乘四马。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。
引《礼记·少仪》:“贰车者,诸侯七乘,上大夫五乘,下大夫三乘。”
郑玄 注:“此盖 殷 制也。”
⒉ 三乘(sān chéng):2.佛教语。一般指小乘(声闻乘)、中乘(缘觉乘)和大乘(菩萨乘)。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。亦泛指佛法。
引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初根人为小乘,行四諦法;中根人为中乘,受十二因缘;上根人为大乘,则俢六度。虽阶三乘,而要由修进万行,拯度亿流,弥歷长远,乃可登佛境矣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妙演三乘教,精微万法全。”
潘飞声 《甘露寺》诗:“荒苔佛座参三乘,老树僧房坐六朝。”
⒊ 道教语。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,属洞真部;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,属洞元部;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,属洞神部。
引《云笈七籤》卷一:“精研三乘,详观四辅。”
国语辞典
三乘[ sān shèng ]
⒈ 佛教谓三种能使人获得证悟,息灭烦恼的途径。即从他人听闻佛法而悟道的声闻乘,自己观察自然现象而悟道的独觉乘,和以成佛为目标的佛乘。独觉乘也称为「缘觉乘」、「辟支佛乘」,佛乘也称为「大乘」、「菩萨乘」。
引《大乘庄严经论·卷二》:「善趣及三乘,大悲有三品。」
《西游记·第二回》:「妙演三乘教,精微万法全。」
德语dritte Ausfertigung
相关词语
- shī miù失谬
- shì yǒu势友
- shù jí束棘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ān méi山眉
- shì wǔ士伍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ì yuán四垣
- shěng yuē省约
- sī huà司化
- suì wēi遂威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ēng qì升气
- sī xì私系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ì wěi世伪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ēn tǎo申讨
- shí xián时贤
- shū huǎn舒缓
- sǎ xiù洒绣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í shú识熟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ūn sūn孙孙
- shī cè失策
- shū miǎo殊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