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咡
拼音pì èr
注音ㄆ一ˋ ㄦˋ
繁体辟咡
词语解释
辟咡[ pì èr ]
⒈ 谓交谈时侧着头,不使口气触及对方,以示尊敬。
⒉ 指耳语。
⒊ 谓尊长者恳切教诲。
⒋ 指尊长者。
引证解释
⒈ 谓交谈时侧着头,不使口气触及对方,以示尊敬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负劒辟咡詔之,则掩口而对。”
郑玄 注:“辟咡詔之,谓倾头与语,口旁曰咡。”
《礼记·少仪》:“有问焉,则辟咡而对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尊者有事问己,己则辟口而对,不使口气及尊者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辟,匹亦反。”
⒉ 指耳语。
引唐 周繇 《嘲段成式》诗:“促坐疑辟咡,衔盃强朵颐。”
清 赵翼 《戏老》诗:“只有诸童孙,贪翁含飴饲;辟咡时一来,得食又掉臂。”
⒊ 谓尊长者恳切教诲。
引清 钱谦益 《杨凤阁寿宴序》:“遭逢世变,投劾归里,累徵不起。更十年所春秋届七十矣,先生之犹子 司理公,承辟咡之训。”
清 魏源 《<曾子章句>序》:“惟为己为人义利际,谆谆提撕而辟咡之,百世下如见其心焉。”
⒋ 指尊长者。
引清 魏源 《<论语孟子类编>序》:“况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显白之文,至今如侍辟咡而闻詔告,非《典》、《謨》、《盘》、《誥》聱牙噩詰之比,奚必待传注而后明哉!”
国语辞典
辟咡[ pì èr ]
⒈ 倾头交谈,不使口气及人,表示尊敬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负剑辟咡诏之,则掩口而对。」
《礼记·少仪》:「有问焉,则辟咡而对。」
相关词语
- pāo chú抛除
- péng tóu朋头
- píng yǐn屏隐
- píng ān jiào平安醮
- páo xiū庖羞
- piāo líng飘泠
- piāo zhuì飘坠
- pāo fèi抛废
- pín ní贫尼
- píng fú屏伏
- pí qiè皮箧
- pì měi媲美
- pèng qiǎo碰巧
- pǐn huì品汇
- píng yáng dì平洋地
- pà yǎng shù怕痒树
- píng chú平处
- pī dòu批斗
- pān fù攀傅
- pī máo suǒ yǎn披毛索靥
- pī ruǎn纰软
- pōu xī剖析
- píng mín平民
- píng chí軿驰
- pò pò洦洦
- pú zī蒲姿
- pī wù披雾
- pái zhǎng排长
- pò duǒ破朵
- píng shēng jìng qì屏声静气
- píng fáng平房
- píng yāo凭妖
- pái tuī排推
- pò yì破译
- pái niē排捏
- pēng rèn亨饪
- pēn guàn喷灌
- pōu xī剖悉
- pí zhài疲瘵
- píng shī平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