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垣
拼音sāi yuán
注音ㄙㄞ ㄩㄢˊ
繁体塞垣
词语解释
塞垣[ sāi yuán ]
⒈ 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。后亦指长城;边关城墙。
⒉ 指北方边境地带。
引证解释
⒈ 本指 汉 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。后亦指 长城 ;边关城墙。
引汉 蔡邕 《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》:“秦 筑长城, 汉 起塞垣,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。”
《文选·鲍照<东武吟>》:“始随 张校尉,占募到 河 源;后逐 李轻车,追虏穷塞垣。”
张铣 注:“塞垣, 长城 也。”
金 元好问 《发南楼度雁门关》诗之二:“总为古来征戍苦,宿云常傍塞垣低。”
明 何景明 《陇右行送徐少参》:“陇右 地, 长安 西行一千里, 秦 日 长城 号塞垣, 汉 时故郡称 天水。”
⒉ 指北方边境地带。
引前蜀 韦庄 《送人游并汾》诗:“风雨萧萧欲暮秋,独携孤剑塞垣游。”
宋 张元干 《石州慢·己酉秋吴兴舟中作》词:“两宫何处?塞垣祗隔 长江,唾壶空击悲歌缺。”
明 唐顺之 《条陈蓟镇练兵事宜》:“请於塞垣无事之时,抽调镇兵一枝两枝至京师,令大臣於教场閲视其果练与否而明詔严赏罚之。”
相关词语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ū miǎo殊邈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ì yuán四垣
- shēn tǎo申讨
- shī miù失谬
- shōu shā收煞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ān méi山眉
- shū huǎn舒缓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ū máng输芒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ì yǒu势友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í shú识熟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ù jí束棘
- sī xì私系
- shì wǔ士伍
- suì wēi遂威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ī huà司化
- shī cè失策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wěi世伪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ūn sūn孙孙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í xián时贤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ēng qì升气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ǎ xiù洒绣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