庶人
拼音shù rén
注音ㄕㄨˋ ㄖㄣˊ
繁体庶人
词语解释
庶人[ shù rén ]
⒈ 泛指无官爵的平民;百姓。
例庶人之在官者,教以行阵之节;役民之司盗者,授以击刺之术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英the common person;
引证解释
⒈ 西周、春秋 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。
引《大盂鼎》:“易女邦司四白,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。”
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其士竞於教,其庶人力於农穡。”
杨伯峻 注:“庶人当为农业生产之主要担负者。”
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务四支之力,修耕农之业,以待令者,庶人也。”
⒉ 平民,百姓。
引《书·洪范》:“汝则有大疑,谋及乃心,谋及卿士,谋及庶人。”
孔 传:“有大疑,先尽汝心以谋虑之,次及卿士、众民。”
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庶人之富者累鉅万,而贫者食糟糠。”
《镜花缘》第七回:“请旨謫为庶人,以为结交匪类者戒。”
⒊ 古代特指官府的吏役。
引《书·胤征》:“嗇夫驰,庶人走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庶人走,盖是庶人在官者,谓诸侯胥徒也。”
《仪礼·丧服》:“庶人为国君。”
贾公彦 疏:“庶人为府史胥徒。经不言民而言庶人,庶人或有在官者,据在官者而言之。”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庶人齕之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庶人,府史之属也。”
国语辞典
庶人[ shù rén ]
⒈ 平民、百姓。
引《论语·季氏》:「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七八回》:「上至天子,下至庶人,无不惧孤。」
德语der einfache Mann
相关词语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í xián时贤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ī cè失策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ūn sūn孙孙
- shī miù失谬
- sī huà司化
- suì wēi遂威
- sǎ xiù洒绣
- shì wěi世伪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yǒu势友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í shú识熟
- shēn tǎo申讨
- sī xì私系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ēng qì升气
- sì yuán四垣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ōu shā收煞
- shān méi山眉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ù jí束棘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ì wǔ士伍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ū miǎo殊邈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ū huǎn舒缓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