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威
拼音hǔ wēi
注音ㄏㄨˇ ㄨㄟ
繁体虎威
词语解释
虎威[ hǔ wēi ]
⒈ 指武将的威风。
英general's power and prestige; fear-inspiring prowess;
引证解释
⒈ 虎身上一种骨头的名称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毛篇》:“虎威如乙字,长一寸,在脇两旁皮内,尾端亦有之。佩之临官佳;无官,人所媢嫉。”
宋 黄休复 《茅亭客话·李吹口》:“虎有威,如乙字,长三寸许,在胁两旁皮下。取佩之,临官而能威众,无官佩之,无憎疾者。”
按,二说微异。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一回:“大凡是个虎,胸前便有一块骨头,形如乙字,叫做虎威,佩在身上,专能避一切邪物。”
⒉ 威武的气概。
引唐 汪遵 《乌江》诗:“兵散弓残挫虎威,单枪匹马突重围。”
郭沫若 《我的童年》第二篇三:“他一叫唤起来,真是有咆哮生风的虎威。”
⒊ 犹威吓。
引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醉卺》:“[丑喜介]妙哉!妙哉!被我一阵虎威,弄得他伏伏贴贴。”
⒋ 旧时对武人的敬称。
引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今日小弟 陈达 不听好言,误犯虎威,已被英雄擒捉在贵庄,无计恳求。今来一逕就死。”
⒌ 汉 代 西京 警夜的更署名。
引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次有 天禄、石渠,校文之处;重以 虎威、章沟,严更之署。”
吕延济 注:“虎威、章沟 皆更署名。”
⒍ 三国 蜀 都门名。
引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内则 议殿、爵堂,武义、虎威 宣化之闥。”
刘良 注:“议殿、爵堂,殿堂名也; 武义、虎威,二门名也。”
国语辞典
虎威[ hǔ wēi ]
⒈ 形容武将勇猛威风的气概如同老虎般凶猛。
引《薛仁贵征辽事略》:「托总管虎威,某当效死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六回》:「你瞧本府大人,今天头一天接印,就发这们一个虎威。」
相关词语
- huā yuàn花院
- hé qí和棋
- hēi zú lǚ黑足吕
- huáng hú gē黄鹄歌
- huáng yá dǐng黄芽鼎
- hóng dàn宏诞
- hú zǐ lā chā胡子拉碴
- hún huà浑化
- hǎo nán bù gēn nǚ dǒu好男不跟女斗
- hé yǒng河涌
- huái yè槐掖
- hóng yī páo红衣炮
- huī cǎi辉彩
- héng shì横世
- hú lài胡赖
- huí gǔ洄汩
- huáng bò zōng黄檗宗
- hài hái zǐ害孩子
- huà sè wǔ cāng化色五仓
- hú xīng胡星
- hàn zì biān mǎ汉字编码
- hóng zé hú洪泽湖
- huò shēn蠖伸
- huáng huà黄化
- hú hé胡狢
- hóng yǎ闳雅
- huāng mó肓膜
- huǒ zuān火钻
- huì liú huán汇流环
- huì biān yǔ yán汇编语言
- hóu xiàn骺线
- héng rǎo横扰
- huáng huà gōng黄桦弓
- hā xī ní哈昔泥
- huài tāi坏胎
- huí guāng回光
- hé yì tíng合议庭
- hú wū鹘兀
- hán guāng含光
- huáng gé xiá黄葛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