旄头
拼音máo tóu
注音ㄇㄠˊ ㄊㄡˊ
繁体旄頭
词语解释
旄头[ máo tóu ]
⒈ 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。
⒉ 即昴星。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。
引《汉书·燕剌王刘旦传》:“旦 遂招来郡国姦人,赋敛铜铁作甲兵,数閲其车骑材官卒,建旌旗鼓车,旄头先敺。”
颜师古 注:“敺与‘驱’同……凡此旄头先驱,皆天子之制。”
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上·杨政》:“武骑虎賁惧惊乘舆,举弓射之,犹不肯去;旄头又以戟叉 政,伤胷, 政 犹不退。”
唐 王维 《为羽林将军祭武大将军文》:“羽林孤儿,旄头突骑,罔不毕劝,为之元帅。”
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下:“国朝承 五代 荒残之弊,事从简略,每鸣鑾游豫,仅同藩镇,而尽去戈戟旌旗之制,非所谓旄头清道后行之谨也。”
⒉ 即昴星。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参见“昴宿”。
引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昴曰旄头,胡星也,为白衣会。”
唐 武元衡 《送徐员外还京》诗:“旄头星未落,分手轆轤鸣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誓师》:“月升鴟尾城吹角,星散旄头帐点兵。”
国语辞典
旄头[ máo tóu ]
⒈ 帝王卫士所持的旗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七四下·袁绍传》:「承制设坛墠于襄平城南,郊祀天地藉田理兵,乘鸾辂九旒旄头羽骑。」
⒉ 担任先驱的骑兵。也作「旄骑」。
引《汉书·卷六五·东方朔传》:「羿为旄头,宋万为式道候。」
《后汉书·卷一·光武帝纪下》:「赐东海王彊虎贲、旄头、钟虡之乐。」
⒊ 星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,为白虎七宿之第四星。
引《汉书·卷二六·天文志》:「昴曰旄头,胡星也,为白衣会。」
唐·岑参〈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〉诗:「轮台城头夜吹角,轮台城北旄头落。」
相关词语
- mǎ hǎi máo马海毛
-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
-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
- míng kè铭刻
- mó xiāo摹肖
- míng zuò冥坐
- mù lèi慕类
- mǐn zhì敏智
- mí hún jú迷魂局
- mò fan磨烦
- mǎn bù满布
- mèn luàn闷乱
- mì jìng谧静
- mí àn迷暗
- míng yuē名约
- mǎ kǎi马铠
- mò jiǎn末简
- mài kē卖科
- mù qún牧羣
- mǎo jìn er铆劲儿
- mái liàn埋殓
- mì xiàng秘象
-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
- mǎ chǎng马厂
- miàn shú面熟
- měi xiáng美祥
- mìng bó命薄
- 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- mào jiè懋戒
-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
- mì cì密赐
- mài běn卖畚
- mò huì默会
- mín jiā民家
- mà chā杩叉
- mí xī迷奚
- méi huā shí梅花石
- mí hào糜耗
- miǎn yù勉喻
-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