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论
拼音biàn lùn
注音ㄅ一ㄢˋ ㄌㄨㄣˋ
繁体辨論
词语解释
辨论[ biàn lùn ]
⒈ 把对人进行考查后所作的鉴定加以认真分析。
⒉ 辨析论说。
⒊ 辩驳争论。辨,通“辩”。
⒋ 犹议论。辨,通“辩”。
引证解释
⒈ 把对人进行考查后所作的鉴定加以认真分析。
引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司马辨论官材,论进士之贤者以告於王,而定其论。”
郑玄 注:“辨其论,官其材,观其所长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以王,王必以乐正所论之状授与司马,司马得此所论之状乃更论辨之,观其材能高下,知其堪任何官。”
宋 欧阳修 《国学试策》之一:“已詔公卿之流,博选贤良之士;而又申《周官》辨论之法,以考於贤能。”
⒉ 辨析论说。
引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“德操 曰” 刘孝标 注引《司马徽别传》:“人质所疑,君宜辨论,而一皆言佳,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?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内阁三·为李南阳建坊》:“胡 作《读史管见》,但遇母子间事,必再三辨论,则以当年不丧生母,为世所嗤也。”
清 唐甄 《潜书·无助》:“性即性耳,有何可言!今之学者好言性,辨论多端,何与於性!”
⒊ 辩驳争论。辨,通“辩”。
引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皇霸·三王》:“俗儒新生不能採综多共辨论,至於讼鬩。”
宋 杨万里 《赠临川严泰伯秀才》诗:“行看最先进,辨论詘诸儒。”
《清史稿·时宪志一》:“光启 等断断辨论,当时格而不行,乃为新朝改宪之资,岂非天意哉!”
⒋ 犹议论。辨,通“辩”。
引宋 梅尧臣 《答刘原甫寄糟姜》诗:“胸怀饱经史,辨论出九州。”
宋 苏舜钦 《王子野行状》:“时年始二十五,风韵高洒,喜辨论,所交皆当世豪英。”
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权德舆》:“德舆 善辨论,开陈古今,觉悟人主。”
国语辞典
辨论[ biàn lùn ]
⒈ 针对同一问题,不同意见者当面以言辞相互论争。
引《老残游记·第一一回》:「却说申子平正与黄龙子辨论,忽听背后有人喊道:『申先生,你错了。』」
相关词语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ěi shān北山
- bì nì嬖昵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ō nà波那
- bó pó伯婆
- bǎi mèi百媚
- bǐ tè比特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ó bái襮白
- bān cáo班曹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īng xī冰溪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ǔ suì卜岁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ǐ cái笔才
- bù chǐ不齿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ǎi shì摆饰
- bái jiǎo白角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ì zhào碧照
- běn fǎ本法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ǎn yǐn阪尹
- biàn yǔ遍宇
- biàn ān徧安
- bīng jìng冰竞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