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曲
拼音xiāng qū
注音ㄒ一ㄤ ㄑㄨ
繁体鄉曲
词语解释
乡曲[ xiāng qū ]
⒈ 乡里,亦指穷乡僻壤。形容识见寡陋。
例治邑屋州闾乡曲者。——《庄子·胠箧》
无乡曲之誉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英out-of -the-way; be far from town;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居民组织的基层单位。
引银雀山 汉 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官一》:“制卒以州閭,授正以乡曲。”
《庄子·胠篋》:“闔四竟之内,所以立宗庙社稷,治邑、屋、州、閭、乡曲者,曷尝不法圣人哉?”
王先谦 集解引《司马法》:“五州为乡。”
又引 郑玄 曰:“二千五百家为州,万二千五百家为乡。”
⒉ 家乡,故里。
引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卖僕妾售乎閭巷者,良僕妾也;出妇嫁乡曲者,良妇也。”
汉 司马迁 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僕少负不羈之才,长无乡曲之誉。”
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中:“强 尝丞 溧阳,名与乡曲俱失之。”
梁启超 《保教非所以尊孔论》:“中国 人之入耶教者,亦有两种类:一曰真信教者,二曰利用外国教士以抗官吏武断乡曲者。”
⒊ 乡亲;同乡。指人。
引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静传》:“坚 始举事, 静 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,以为保障。”
唐 卢照邻 《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》:“乡曲争持钱帛,竞施珍宝。”
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随笔·家礼二》:“与其得直於有司,不如两平於乡曲之为愈也。”
⒋ 谓居里或籍贯相同。
引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《纪闻·吴保安》:“侧闻吾子之急人之忧,不遗乡曲之情。”
宋 王明清 《玉照新志》卷三:“常名立,汝阴 人,与家中有乡曲之旧。”
《警世通言·范鳅儿双镜重圆》:“韩元帅 部下将士都是北人,语言相合,岂无乡曲之情。”
⒌ 偏僻的村野。
引《荀子·非相》:“今世俗之乱君,乡曲之儇子,莫不美丽姚冶。”
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僕乡曲布衣,本乖艺用,出身为国,绵歷二纪。”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恶俗·出会》:“城市之民,俱有其业;乡曲之民,各有其事。”
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二十篇:“所举佳篇,復多鄙倍,如乡曲学究之为。”
⒍ 指村野鄙陋之人。
引唐 李端 《赠道士》诗:“懒説岁年齐 絳老,甘为乡曲号 涪翁。”
清 百一居士 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诚以蒭蕘之言,虽出自乡曲,而听一言之是非,可覘政治之得失。”
章炳麟 《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》:“若其自尊乡曲,以一己所闻知为最普通者……实乃与里巷嗇夫同其傖陋。”
国语辞典
乡曲[ xiāng qū ]
⒈ 乡野偏僻的地方。
引《庄子·胠箧》:「所以立宗庙、社稷,治邑屋、州闾、乡曲者,曷尝不法圣人哉?」
⒉ 比喻家乡。
引唐·白居易〈种桃杏〉诗:「路远谁能念乡曲?年深兼欲忘京华。」
相关词语
- xuè sì血祀
- xìn chàng衅鬯
- xīn xīn昕昕
- xī yóu bǔ西游补
- xún jiū寻究
- xīng lì星历
- xuán yǒng悬涌
- xiāo zú骁卒
- xiē pāi歇拍
- xiě wàng写望
- xùn xiá训狎
- xún gēng巡耕
- xiào càn笑粲
- xiè bù谢步
-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
- xǐ xīn洗心
- xiū bǎo休宝
-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
- xié zhēn鲑珍
-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
- xīn qìng欣庆
- xuān zhèn宣振
-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
- xìn cì信次
- xuān mù儇目
- xié chén谐臣
- xuán jiàn玄鉴
-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
- xuè yù血郁
- xiù lì秀立
- xiān yì鲜异
- xié fù谐附
- xiāng lì相丽
- xīng huò pù星货铺
-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
- xuán héng璇衡
- xún mì询觅
- xià gōng fū下工夫
- xū jǐng墟井
- xiáng lì祥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