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郎
拼音sān láng
注音ㄙㄢ ㄌㄤˊ
繁体三郎
词语解释
三郎[ sān láng ]
⒈ 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。
⒉ 唐玄宗小字。因其排行第三,故称。
⒊ 泛称排行第三者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。
引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,无得立者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三郎,谓中郎、外郎、散郎。”
张守节 正义引《汉书·百官表》:“有议郎、中郎、散郎,又有左右三将,谓郎中,车郎、户郎。”
⒉ 唐 玄宗 小字。因其排行第三,故称。
引唐 郑嵎 《津阳门》诗:“三郎 紫笛弄烟月,怨如别鹤呼羈雌。”
原注:“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。”
宋 马永卿 《懒真子》卷一:“三郎 谓 明皇 也。 明皇 兄弟六人,一人早亡,胡 明皇 为太子时,号五王宅。 寧王、薛王,明皇 兄也, 申王、岐王,明皇 弟也,故谓 三郎。”
明 屠隆 《彩毫记·为国荐贤》:“一自 三郎 度曲后,许多天乐在人间。”
郁达夫 《毁家诗纪》:“省识 三郎 肠断意, 马嵬 风雨葬花魁。”
⒊ 泛称排行第三者。
引《南齐书·陈显达传》:“当世快牛称 陈世子 青、 王三郎 乌、 吕文显 折角、 江瞿曇 白鼻。”
相关词语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ù jí束棘
- shēn tǎo申讨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í shú识熟
- shì yǒu势友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ī huà司化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ū huǎn舒缓
- shēng qì升气
- sì yuán四垣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ì wěi世伪
- sī xì私系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ī cè失策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uì wēi遂威
- shī miù失谬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ūn sūn孙孙
- shū máng输芒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ì wǔ士伍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ān méi山眉
- shēng cái生材
- sǎ xiù洒绣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