穹庐
拼音qióng lú
注音ㄑㄩㄥˊ ㄌㄨˊ
繁体穹廬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穹庐[ qióng lú ]
⒈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。
例天似穹庐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敕勒歌》
对穹庐以出膝。——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英yurt;
引证解释
⒈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。参见“穷庐”。
引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匈奴 父子同穹庐卧。”
颜师古 注:“穹庐,旃帐也。其形穹隆,故曰穹庐。”
《周书·异域传下·吐谷浑》:“虽有城郭,而不居之,恒处穹庐,随水草畜牧。”
元 马致远 《汉宫秋》楔子:“毡帐秋风迷宿草,穹庐夜月听悲笳。”
⒉ 泛指北方少数民族。
引南朝 梁 丘迟 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,闻鸣鏑而股战,对穹庐以屈膝!”
唐 陈鸿 《东城老父传》:“上皇北臣穹庐,东臣 鸡林,南臣 滇池,西臣 昆夷,三岁一来会。”
宋 司马光 《言北边上殿札子》:“可以驱穹庐於幕北,復 汉 唐 之土宇。”
章炳麟 《中华民国解》:“夫子本 楚 之良家,而云 楚 为非种,以忧劳主父,效忠穹庐故,遂不惮污辱其乡人,虑大义灭亲之太过也。”
国语辞典
穹庐[ qiōng lú ]
⒈ 蒙古人所住的毡帐,中央隆起,四周下垂,形状似天,因而称为「穹庐」。
引《史记·卷一一〇·匈奴传》:「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,父死,妻其后母;兄弟死,尽取其妻妻之。」
北齐·无名氏〈敕勒歌〉:「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」
⒉ 因匈奴多住穹庐,故以穹庐为匈奴的代称。
引《文选·丘迟·与陈伯之书》:「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,闻鸣镝而股战,对穹庐以屈膝,又何劣邪?」
唐·陈鸿《东城老父传》:「上皇北臣穹庐,东臣鸡林,南臣滇池,西臣昆夷,三岁一来会。」
相关词语
- quē è缺阨
- qiū jì鳅鮆
- qiú dù泅渡
- qín huáng dǎo shì秦皇岛市
- qǐ fèi起废
- qí shū xiān zhuó棋输先著
- qiú shuǐ泅水
- qīng pèi轻辔
- qín é螓蛾
- qiú shēn求伸
- qū cí驱辞
- qīng yì清毅
- qiū guān秋官
- qióng nú琼奴
- quǎn mǔ zhī zhōng畎亩之中
- qià lái恰来
- qiān tì迁替
- qīng suǒ kè青琐客
- qióng è琼萼
- qiú huà求化
- qiáo shǒu qǐ zhǒng翘首跂踵
- qīng jiǎn青简
- qiú rán gōng虬髯公
- qí lín gé麒麟阁
- qià zhòng yào hài恰中要害
- qū chǐ曲尺
- qiàn zī yóu piào欠资邮票
- qiān wù牵物
- qiáo zhù侨住
- qǐ huó乞活
- qiú fú ráng zāi求福禳灾
- qiào tuó陗阤
- qí lì骑吏
- qí bù碁布
- quán zhī quán néng全知全能
- quán qīng zhōng wai权倾中外
- quán shū全书
- quàn jiàn劝谏
- qiáng lì强厉
- qīng shèn qín清慎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