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龙
拼音qián lóng
注音ㄑ一ㄢˊ ㄌㄨㄥˊ
繁体潛龍
词语解释
潜龙[ qián lóng ]
⒈ 谓阳气潜藏。
⒉ 比喻圣人在下位,隐而未显。
⒊ 比喻贤才失时不遇。
引证解释
⒈ 谓阳气潜藏。
引《易·乾》:“初九,潜龙勿用。”
李鼎祚 集解引 马融 曰:“物莫大於龙,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。初九,建子之月,阳气始动於黄泉,既未萌芽,犹是潜伏,故曰潜龙也。”
唐 吕岩 《忆江南》词:“长生术,初九秘潜龙。慎勿从高宜作客,丹田流注气交通。”
⒉ 比喻圣人在下位,隐而未显。
引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二·食举歌》:“瑞徵辟,应嘉钟,舞云凤,跃潜龙。”
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上·谢偃》:“勿忘潜龙之初,当怀布衣之始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九一回:“昔 太祖武皇帝,创立基业,本欲立 陈思王 子建 为社稷主;不幸奸谗交集,岁久潜龙。”
⒊ 比喻贤才失时不遇。
引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聘畎亩之羣雅,宗重渊之潜龙。”
李贤 注:“潜龙,喻贤人隐也。”
清 顾炎武 《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》诗:“潜龙犹在水,别鹤已来 秦。”
廖仲恺 《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》诗:“咏到潜龙字字悽,那堪重赋井中泥。”
国语辞典
潜龙[ qián lóng ]
⒈ 潜伏隐藏的龙。比喻隐而未显的圣人或遭时不遇的英雄。
引《易经·乾卦·象曰》:「潜龙勿用阳在下也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九一回》:「昔太祖武皇帝,创立基业,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;不幸奸谗交集,岁久潜龙。」
相关词语
- qiān tì迁替
- quán shū全书
- qí lín gé麒麟阁
- qǐ huó乞活
- qiū jì鳅鮆
- qīng jiǎn青简
- qiān wù牵物
- qiú rán gōng虬髯公
- qīng yì清毅
- qiáo zhù侨住
- qiú dù泅渡
- qiú shuǐ泅水
- qiáng lì强厉
- qǐ fèi起废
- qiú fú ráng zāi求福禳灾
- qín huáng dǎo shì秦皇岛市
- quǎn mǔ zhī zhōng畎亩之中
- qīng suǒ kè青琐客
- qín é螓蛾
- qiú shēn求伸
- qí bù碁布
- qiàn zī yóu piào欠资邮票
- qiū guān秋官
- qīng shèn qín清慎勤
- quán qīng zhōng wai权倾中外
- qiào tuó陗阤
- qū cí驱辞
- quàn jiàn劝谏
- qí shū xiān zhuó棋输先著
- qū chǐ曲尺
- qiáo shǒu qǐ zhǒng翘首跂踵
- qiú huà求化
- qí lì骑吏
- qióng nú琼奴
- qīng pèi轻辔
- qià lái恰来
- quán zhī quán néng全知全能
- quē è缺阨
- qióng è琼萼
- qià zhòng yào hài恰中要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