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虎
拼音xióng hǔ
注音ㄒㄩㄥˊ ㄏㄨˇ
繁体熊虎
词语解释
熊虎[ xióng hǔ ]
⒈ 熊与虎。指熊与虎的图案,古代旗帜上的徽识。因以借指旗帜。比喻凶猛,勇猛。借喻勇猛的将士。
引证解释
⒈ 熊与虎。
引汉 张衡 《西京赋》:“熊虎升而挐攫,猿狖超而高援。”
三国 魏 阮籍 《元父赋》:“崇陵崔巍,深溪峥嶸,美类不处,熊虎是生。”
⒉ 指熊与虎的图案,古代旗帜上的徽识。因以借指旗帜。
引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:“熊虎为旗,鸟隼为旟。”
唐 杜甫 《八哀诗·赠司空王公思礼》:“翠华卷飞雪,熊虎亘阡陌。”
仇兆鳌 注:“熊虎,将士之旗。”
唐 柳宗元 《唐铙歌鼓吹曲·吐谷浑》:“烈烈旆其旗,熊虎杂龙蛇。”
⒊ 比喻凶猛,勇猛。
引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是子也,熊虎之状,而豺狼之声,弗杀,必灭 若敖氏 矣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刘备 以梟雄之姿,而有 关羽、张飞 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五回:“瑜 曰:‘吾之军士,颇雄壮否?’ 干 曰:‘真熊虎之士也。’”
⒋ 借喻勇猛的将士。
引汉 陈琳 《武军赋》:“衝钩竞进,熊虎争先。”
晋 陆云 《吴故丞相陆公诔》:“帝曰将军,整尔熊虎,赫赫明明,皇舆出祖。”
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扬旌北讨,熊虎齐奋,克復中原。”
国语辞典
熊虎[ xióng hǔ ]
⒈ 熊和虎。
引汉·张衡〈西京赋〉:「熊虎升而挐攫,猿狖超而高援。」
三国魏·阮籍〈元父赋〉:「崇陵崔巍,深溪峥嵘,美类不处,熊虎是生。」
⒉ 形容勇猛。
引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「是子也,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,弗杀,必灭若敖氏矣。」
《三国志·卷五四·吴书·周瑜传》:「刘备以枭雄之姿,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。」
⒊ 比喻勇猛善战的将士。
引晋·陆云〈吴故丞相陆公诔〉:「帝曰将军,整尔熊虎,赫赫明明,皇舆出祖。」
《北齐书·卷三·文襄帝纪》:「扬旌北讨,熊虎齐奋,克复中原。」
⒋ 古代旗帜常以熊、虎为图案,后亦引申指旗帜。
引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:「熊虎为旗,鸟隼为旟。」
唐·杜甫〈八哀诗·赠司空王公思礼〉:「翠华卷飞雪,熊虎亘阡陌。」
相关词语
- xiān yì鲜异
- xùn xiá训狎
- xīn qìng欣庆
- xiáng lì祥历
- xuè yù血郁
- xiē pāi歇拍
-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
- xún mì询觅
-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
- xiě wàng写望
- xià gōng fū下工夫
- xīng huò pù星货铺
-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
- xīn xīn昕昕
- xī yóu bǔ西游补
- xuán yǒng悬涌
- xié fù谐附
- xǐ xīn洗心
- xiāo zú骁卒
- xiū bǎo休宝
- xiào càn笑粲
- xuán jiàn玄鉴
- xié zhēn鲑珍
- xiāng lì相丽
- xún jiū寻究
- xīng lì星历
- xiù lì秀立
- xū jǐng墟井
- xuè sì血祀
- xuān zhèn宣振
- xuán héng璇衡
- xìn cì信次
- xìn chàng衅鬯
- xuān mù儇目
-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
- xiè bù谢步
- xié chén谐臣
-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
-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
- xún gēng巡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