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计
拼音dà jì
注音ㄉㄚˋ ㄐ一ˋ
繁体大計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大计[ dà jì ]
⒈ 重大的谋略或计划。
英a major programme of lasting importance;
⒉ 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。
英general exam for officials;
⒊ 国家年终核算。
英national annual accounting;
引证解释
⒈ 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。
引《周礼·天官·太宰》:“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,而诛赏之。”
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三岁考绩。”
⒉ 明 清 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,每三年举行一次。参阅《清文献通考·职官四》。
引《明史·佞倖传·朱隆禧》:“由进士歷 顺天府 丞,坐大计黜。”
清 姚鼐 《邱松亭家传》:“君采购严禁吏蠹……大计列一等,当擢。”
⒊ 重大的谋略或计划。
引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不勇,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。”
唐 杜甫 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》诗:“郭钦 上书见大计, 刘毅 答詔惊羣臣。”
宋 苏轼 《答吕元钧书》之二:“士大夫相顾避罪而已,何暇及中外利害大计乎?”
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》:“﹝政协代表﹞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,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……提出建议案。”
⒋ 谓国家岁终核算。
引《周礼·天官·序官》“司会” 汉 郑玄 注:“司会主天下之大计。”
《魏书·袁翻传》:“今之豫度,微似小损,岁终大计,其利实多。”
国语辞典
大计[ dà jì ]
⒈ 重大的计划或谋略。
引《三国志·卷一四·魏书·蒋济传》:「于禁等为水所没,非战功之失,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。」
唐·杜甫〈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〉诗:「郭钦上书见大计,刘毅答诏惊群臣。」
⒉ 每三年对官吏施政的考察。
引《明史·卷三〇七·佞幸传·顾可学传》:「朱隆禧者,昆山人。由进士历顺天府丞,坐大计黜。」
《六部成语注解·吏部》:「大计:外省之官三年考察一次谓之大计。」
英语large scale program of lasting importance, project of paramount importance, to think big, annual national audit
法语grand projet, plan grandiose, grand dessein
相关词语
- diǎn xué点穴
- dēng chóng jùn liáng登崇俊良
- dà xīn大昕
- diān tóu bǒ nǎo颠头簸脑
- dǐng xiāng qǐng yuàn顶香请愿
- dān dèng zǐ单凳子
- dài hái代还
- dài jì代济
- duó lǐ夺礼
- dì sān chǎn yè第三产业
- dǎo qì倒气
- diǎn tāng点汤
- dà yú大雩
- dāi sì mù jī呆似木鸡
- diǎn cái典裁
- dé sù德素
- dàn yuān huò hù蟺蜎蠖濩
- dāng qián jué yì当前决意
- dà gù大故
- dào guà zǐ倒挂子
- diān miǎn gōng lù滇缅公路
-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
- dòng xī动息
- dǔ xìng笃性
- dì xiá地峡
- dàn màn bù jīng诞谩不经
- dàn è瘅恶
- dì jī帝姬
- 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当面锣,对面鼓
- diào yǎng掉瀁
- dà bāo gān大包干
- diào fù吊赙
- dān zhě丹赭
- dǎo chí gàn gē倒持干戈
- diāo tóng雕桐
- duó wǔ铎舞
- dòu chóng yú míng豆重榆瞑
- dí shuǐ狄水
- dān fèng丹凤
- dì xián帝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