俊士
拼音jùn shì
注音ㄐㄨㄣˋ ㄕˋ
繁体俊士
词语解释
俊士[ jùn shì ]
⒈ 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命乡论秀士,升之司徒,曰选士。司徒论选士之秀者,而升之学,曰俊士。”郑玄注:“可使习礼者,学大学。”孔颖达疏:“身虽升学,亦以学未成,犹给司徒繇役;若其学业既成,免其繇役。”唐代为取士科目之一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其科之目,有秀才,有明经,有俊士,有进士,有明法,有明字,有明算……此岁举之常选也。”太平天国称补廪为俊士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以秀才为秀士、以补廪为俊士、以拔贡为杰士、以举人为约士。”
⒉ 才智杰出的人。
引证解释
⒈ 周 代称选取入太学者。
引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命乡论秀士,升之司徒,曰选士。司徒论选士之秀者,而升之学,曰俊士。”
郑玄 注:“可使习礼者,学大学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身虽升学,亦以学未成,犹给司徒繇役;若其学业既成,免其繇役。”
唐 代为取士科目之一。 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其科之目,有秀才,有明经,有俊士,有进士,有明法,有明字,有明算……此岁举之常选也。”
太平天囯 称补廪为俊士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以秀才为秀士、以补廪为俊士、以拔贡为杰士、以举人为约士。”
⒉ 才智杰出的人。
引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天下国有俊士,世有贤人。”
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彼 东郭先生、梁石君,齐 之俊士也,隐居不嫁,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。”
清 魏源 《<皇朝经世文编>序》:“鳩聚本朝以来硕公、庞儒、俊士、畸民之言,都若干篇。”
国语辞典
俊士[ jùn shì ]
⒈ 才智出众的人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二八上·桓谭传》:「辅佐贤明,则俊士充朝,而理合世务。」
相关词语
- jǔ jí举籍
- jiē duàn阶段
- jiū gēn ér究根儿
- jī sù激素
- jiē gé阶阁
- jìn miù禁缪
- jiāo qǐ交绮
- jiǎn jì柬寄
- jiǎn kàn捡看
- jìn guǎng寖广
- jī bù xuán zhǒng机不旋踵
- jiě xiǎng解饷
- jiàng guān将官
- jiāo jiǎn骄蹇
- jiàn yì gǎn wéi见义敢为
- jīn sì禁寺
- jī jué肌觉
- jiǎn sù检素
- jié pāi qì节拍器
- jiào biān教鞭
- jié jǐ ài rén洁己爱人
- jìn jùn劲骏
- jiǔ yòu九佑
- jiǔ yòu九囿
- jǐ gǔ掎汩
- jié fù jiù pín劫富救贫
- jiàn jiè荐藉
- jīn huáng huáng金煌煌
- jīn ǎo zǐ金袄子
- jī dào稽道
- jīn dé金德
- jīn wú金吾
- jī zhàng击杖
- jī féi bù xià dàn鸡肥不下蛋
- jīn jǐn矜谨
- jī yuè机岳
- jū fāng拘方
- jué jiàn谲谏
- jì gōng计功
- jiǔ jiā bǎo酒家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