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住持[ zhù chí ]
⒈ 主持一个佛寺的和尚或主持一个道观的道士。
英abbot;
⒉ 主持管理一个佛寺或道观。
英manage a monastery or a Taoist temple;
引证解释
⒈ 佛教语。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。
引《圆觉经》:“一切如来,光严住持。”
唐 李益 《赠宝大师》诗:“因论佛地求心地,祗説常吟是住持。”
⒉ 佛教寺院主管僧的职称。起于禅宗。也称“方丈”。后道教亦用此制,称道观之主持者。 《敕修百丈清规·住持章》:“佛教入 中国 四百年而 达磨 至,又八传而至 百丈 ……未有住持之名。
引百丈 以禪宗寖盛……非崇其位,则师法不严,始奉其师为住持,而尊之曰‘长老’。”
明 都穆 《都公谭纂》卷上:“陈 氏既平,上至 南京,置 颠仙 於 灵谷寺,颠仙 日与住持僧聒恼。”
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七:“尝见庙宇寺观稍有规模者,必慎择住持,演法蓄众。”
⒊ 指担任住持。
引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五:“﹝僧 道楷 ﹞ 大观 间,住持 东都 之 净因禪院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栖真》:“这里是女道住持,从不留客的。”
国语辞典
住持[ zhù chí ]
⒈ 护持佛法,令佛法久住世间。
引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:「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,云何思惟?云何住持?」
⒉ 佛教僧职。唐代禅宗兴盛后始设置,为寺院的领导,总管僧事的职务。后来道观亦采用此制。
引《景德传灯录·卷六·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》:「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,至曹谿以来,多居律寺,虽别院,然于说法、住持未合规度。」
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·第一折》:「贫道乃白姑姑是也!从幼年间便舍俗出家,在这清安观里,做著个住持。」
英语to administer a monastery Buddhist or Daoist, abbot, head monk
德语Abt (S, Rel)
法语supérieur d'une bonzerie, administrateur de monastère, être ferme dans sa foi
相关词语
- zōng gōng宗工
- zhà yá炸牙
- zhēn zhì贞质
- zuì háo醉毫
- zǔ zǔ sūn sūn祖祖孙孙
-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
- zhī zhí祗直
- zhì wén制文
- zuǒ xíng左行
- zhuì zhào缀兆
- zòu míng奏明
- zhōng zhí钟值
- zī huàn资宦
- zhōng líng忠灵
- zǐ wài xiàn紫外线
-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
- zuò fǎn作反
- zhōng wài hé zī jīng yíng qǐ y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
- zì shì自释
- zhān zhūn邅迍
- zhàn róng战容
- zhì zé治择
- zhēn shén甄神
- zǎo shù澡潄
- zhī jìn néng suǒ知尽能索
- zhòng xīng huán jí众星环极
- zài jī再朞
- zhēng yī kǒu qì争一口气
- zhōng xiāo wǔ中宵舞
- zāo gāo糟糕
- zuò dà作大
- zhé jiǎn折简
- zhuō sè拙涩
- zhèng zhī正支
- zhēn shuǎng贞爽
- zào yáo shēng fēi造谣生非
- zhā zǐ查滓
- zhǎng zhí掌执
- zhòu niǎo噣鸟
- zǐ mèi huā姊妹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