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时令[ shí lìng ]
⒈ 季节;节令。
例时令已交初秋,天气逐渐凉爽。
英season;
⒉ 〈方〉:时令病。
例闹时令。
英seasonal disease;
引证解释
⒈ 犹月令。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。
引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飭国典,论时令,以待来岁之宜。”
孙希旦 集解引 吴澄 曰:“时令,随时之政令。”
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班时令,勑羣后。”
李贤 注:“时令谓月令也,四时各有令。”
清 龚自珍 《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》:“顺阴阳,布时令,陈肃圣哲谋,教人主法天,公卿、师保、大臣之世言也。”
⒉ 季节。
引唐 白居易 《赠友》诗之一:“时令一反常,生灵受其病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况太守断死孩儿》:“喫杯雄黄酒应应时令,我这酒淡,不妨事。”
老舍 《二马》第五段四:“这点难过是由原始人类传下来的,遇到一定的时令就和花儿一样的往外吐叶发芽。”
⒊ 方言。时令病。
例如:闹时令。
⒋ 图书分类目录名。 宋 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,都入子部农家,但诸书所载,上自国家典制,下至民间风俗,不仅仅限于农事,故《中兴馆阁书目》,另列时令一类。 清 代修《四库全书》,沿用 宋 人旧例,仍立时令一目。
国语辞典
时令[ shí lìng ]
⒈ 按时节所颁布的政令。
引《礼记·月令》:「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,论时令,以待来岁之宜。」
⒉ 岁时节令。
引唐·王维〈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〉诗:「为乘阳气行时令,不是宸游玩物华。」
例如:「时令已至中秋。」
相关词语
- shān méi山眉
- sī huà司化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ū huǎn舒缓
- shēn tǎo申讨
- shū máng输芒
- sūn sūn孙孙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ù jí束棘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ī miù失谬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ǎ xiù洒绣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ì yǒu势友
- shí shú识熟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ēng qì升气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ī cè失策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uì wēi遂威
- shēng cái生材
- sì yuán四垣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ī xì私系
- shì wěi世伪
- shì wǔ士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