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使令[ shǐ lìng ]
⒈ 使唤。
例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。
英order about;
⒉ 供使唤的人。
例左右使令诈难凭,慎勿浪言常兢兢。——韩愈《永贞行》
英servant;
引证解释
⒈ 差遣,使唤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?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西山一窟鬼》:“神君声诺道:‘真君遣何方使令?’”
《水浒传》第一一〇回:“次日, 王都尉 自来问 宋江,求要铁叫子 乐和,闻此人善能歌唱,要他府里使令。”
清 唐甄 《潜书·去奴》:“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,已过望矣。”
⒉ 亦作“使伶”。供使唤的人。泛指奴婢仆从。
引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左右及医皆阿意,言宜禁内,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,多其带。”
颜师古 注:“使令,所使之人也。”
唐 韩愈 《永贞行》:“左右使令诈难凭,慎勿浪信常兢兢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﹝ 七郎 ﹞一旦得了刺史之职,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,做使令的。”
清 梁章鉅 《称谓录·使》:“廝役,谓之使伶。”
国语辞典
使令[ shǐ lìng ]
⒈ 使唤、差遣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声音不足听于耳与?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?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三回》:「臧岐一向在贵州做长随,贵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认得,其人颇可以供使令。」
近役使 差遣
⒉ 仆人、随从。
引《汉书·卷九七·外戚传上·孝昭上官皇后传》:「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,多其带,后官莫有进者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二》: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,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,做使令的。」
相关词语
- shān méi山眉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í shú识熟
- shū máng输芒
- sǎ xiù洒绣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ī cè失策
- shēng cái生材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ūn sūn孙孙
- shù jí束棘
- shì wěi世伪
- shēn tǎo申讨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uì wēi遂威
- sī xì私系
- shí xián时贤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ì wǔ士伍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ēng qì升气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ì yuán四垣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ì yǒu势友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ī miù失谬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ū miǎo殊邈
- sī huà司化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ū huǎn舒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