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所
拼音shī suǒ
注音ㄕ ㄙㄨㄛˇ
繁体失所
词语解释
失所[ shī suǒ ]
⒈ 失去安身之处。
例流离失所。
英homeless;
⒉ 失当。
英improperly;
引证解释
⒈ 谓不得其应处之所。
引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失志为昏,失所为愆。”
唐 韩愈 《与华州李尚书书》:“华州 虽实百郡之首,重於藩维,然閤下居之,则为失所。”
明 田艺蘅 《留青日札·王烈女》:“王氏 者, 山东 人,家贫,八岁货与 淮安 倡家,及长即知处身失所。”
⒉ 谓无存身之地。
引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:“彊弱相陵,元元失所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何夔传》:“自丧乱以来,民人失所。”
⒊ 失宜;失当。
引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灵帝纪下》:“己未詔曰:‘顷选举失所,多非其人。’”
《旧唐书·李元紘传》:“户部侍郎 杨瑒、白知慎 坐支度失所,皆出为刺史。”
国语辞典
失所[ shī suǒ ]
⒈ 无处安身。
引《文选·李陵·与苏武诗三首之一》:「风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」
《三国志·卷一二·魏书·何夔传》:「自丧乱以来,民人失所。」
⒉ 失宜、失当。
引《旧唐书·卷九八·李元纮传》:「户部侍郎杨玚、白知慎坐支度失所,皆出为剌史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五四回》:「今表兄荣任闽中,贤昆玉同去,愚表弟倒觉失所了。」
相关词语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ān méi山眉
- shēn tǎo申讨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ì yǒu势友
- shí shú识熟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uì wēi遂威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ēng cái生材
- sǎ xiù洒绣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í xián时贤
- shū miǎo殊邈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ī cè失策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ù jí束棘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ì wěi世伪
- sī xì私系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ōu shā收煞
- shū huǎn舒缓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ūn sūn孙孙
- sì yuán四垣
- shì wǔ士伍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ēng qì升气
- shī miù失谬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ī huà司化
- sǒng jiàn竦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