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教
拼音sān jiào
注音ㄙㄢ ㄐ一ㄠˋ
繁体三教
词语解释
三教[ sān jiào ]
⒈ 汉儒谓夏尚忠,殷尚敬,周尚文,称为“三教”。
⒉ 指儒家的施教内容,包括六德、六行、六艺、合称“三德”。
⒊ 佛教传入我国后,称儒、道、释为“三教”。
引证解释
⒈ 汉 儒谓 夏 尚忠, 殷 尚敬, 周 尚文,称为“三教”。
引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三教》:“王者设三教者何…… 夏 人之王教以忠,其失野,救野之失莫如敬; 殷 人之王教以敬,其失鬼,救鬼之失莫如文; 周 人之王教以文,其失薄,救薄之失莫如忠。”
⒉ 指儒家的施教内容,包括六德、六行、六艺、合称“三德”。
引汉 徐干 《中论·治学》:“先王立教官,掌教国子。教以六德,曰智、仁、圣、义、中、和。教以六行,曰孝、友、睦、姻、任、恤。教以六艺,曰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三教备,而人道毕矣。”
⒊ 佛教传入我国后,称儒、道、释为“三教”。
引《北史·周本纪下》:“十二月癸巳,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,帝升高座,辨释三教先后。以儒教为先,道教次之,佛教为后。”
唐 牛肃 《牛应贞》:“学穷三教,博涉多能。”
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三教》:“上问曰:‘三教何者为贵?’对曰:‘释如黄金,道如白璧,儒如五穀。’上曰:‘若然,则儒贱邪?’对曰:‘黄金白璧,无亦何妨;五穀於世,岂可一日闕哉!’”
鲁迅 《华盖集·补白二》:“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,一到理学先生谈禅,和尚做诗的时候,‘三教同源’的机运就成熟了。”
国语辞典
三教[ sān jiào ]
⒈ 夏代教忠,商代教敬,周代教文,称为「三教」。见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卷七·三教》 。
⒉ 佛、儒、道三教的合称。
英语the Three Doctrines (Daoism, Confucianism, Buddhism)
德语die /Drei Lehren/ (S, Buddh)
法语les Trois Religions, taoïsme, confucianisme et bouddhisme
相关词语
- sī huà司化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ēn tǎo申讨
- shū máng输芒
- shōu shā收煞
- shī cè失策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ì wěi世伪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í xián时贤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ì wǔ士伍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í shú识熟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uì wēi遂威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ì yuán四垣
- sī xì私系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ūn sūn孙孙
- sǎ xiù洒绣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ān méi山眉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ì yǒu势友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ù jí束棘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ēng qì升气
- shū huǎn舒缓
- shī miù失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