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指
拼音tán zhǐ
注音ㄊㄢˊ ㄓˇ
繁体彈指
词性动词
词语解释
弹指[ tán zhǐ ]
⒈ 极短时间。
例一弹指的工夫。
英snap of the fingers;
引证解释
⒈ 捻弹手指作声。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。
引唐 王维 《六祖能禅师碑铭》:“饭食讫而敷坐,沐浴毕而更衣,弹指不流,水流灯焰,金身永谢,薪尽火灭。”
《翻译名义集·时分》:“《僧祇》云,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名一弹指。”
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二折:“年光弹指过,世事转头空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一转瞬而即灭,一弹指而倏生。”
郭沫若 《北上纪行》诗之五:“弹指人将老,回头憾苦多。”
⒉ 捻弹手指作声。原为 印度 风俗。用以表示欢喜、许诺、警告等含义。
引《法华经·神力品》:“一时謦欬,俱共弹指。”
智顗 文句:“弹指者,随喜也。”
吉藏 义疏:“弹指者,表觉悟众生。”
《南史·王敬则传》:“顺帝 泣而弹指: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復天王作因缘。”
⒊ 表示情绪激越。
引《新唐书·敬晖传》:“暉 每椎坐悵恨,弹指流血。”
宋 文天祥 《与湖南大帅江丞相论秦寇事宜札子》:“凡怀忠愤,无不弹指。”
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上·弇州山人四部稿》:“先人闻报,弹指唾駡,亦为所詗。”
国语辞典
弹指[ tán zhǐ ]
⒈ 捻弹手指作声。用以表示欢喜、许诺、警告等。原为印度风俗。后亦用来表示情绪激动。
引《南史·卷四五·王敬则传》:「顺帝泣而弹指:『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。』」
《旧唐书·卷九一·敬晖传》:「晖等既失政柄,受制于三思,晖每推床嗟惋,或弹指出血。」
⒉ 比喻很短暂的时间。
引宋·普润大师《翻译名义集·时分·怛刹那》:「僧祇云:『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名一弹指。』」
⒊ 比喻时间过的很快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弹指又过了三四年,王冕看书,心下也著实明白了。」
⒋ 比喻轻易、容易。
引《三国演义·第五一回》:「却说周瑜、鲁肃回寨,肃曰:『都督如何亦许玄德取南郡?』瑜曰:『吾弹指可得南郡,落得虚做人情。』」
相关词语
- tà jī踏缉
- tān xiān贪憸
- táo yì逃佚
- téng yǐ藤椅
- tōng gǔ通谷
- tiān miào天庙
- tián chē田车
- tuì qì退弃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ián hú田胡
- tái gé抬阁
- tóng zhì同治
- tì jīng惕兢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uí jiào颓教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uǐ shì腿事
- tóng shān铜山
- tuō shì托事
- tòng jí痛疾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án cáo檀槽
- táo róng淘融
- tuó tā橐他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ǔ fēng土蜂
- tiān jiǔ天九
- tào jiān套间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ǎ dūn塔墩
- táo jūn陶均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uí qiān颓迁
- tú nán图南
- tóng huǒ同夥
- tù yǐng兔颖
- táo zuì逃罪
- tiān gòu天构
- tǐ fǎng体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