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士
拼音jū shì
注音ㄐㄨ ㄕˋ
繁体居士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居士[ jū shì ]
⒈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。
英lay Buddhist;
⒉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。
英hermit;
引证解释
⒈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。
引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居士锦带。”
郑玄 注:“居士,道艺处士也。”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齐 东海上有居士曰 狂矞、华士 昆弟二人者立议曰:‘吾不臣天子,不友诸侯,耕作而食之,掘井而饮之,吾无求於人也。’”
《魏书·儒林传·卢景裕》:“其叔父 同 职居显要,而 景裕 止於园舍,情均郊野,谦恭守道,贞素自得,由是世号居士。”
《北史·韦夐传》:“夐 对翫琴书,萧然自逸,时人号为居士焉。”
⒉ 梵语意译。原指古 印度 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,因信佛教者颇多,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“三归”、“五戒”者。 《维摩诘经》称, 维摩诘 居家学道,号称 维摩居士。
引慧远 义记:“在家修道,居家道士,名为居士。”
《南史·虞寄传》:“寄 因 宝应 不可諫,虑祸及己,乃为居士服以拒絶之。常居 东山寺,伪称脚疾,不復起。”
唐 元稹 《度门寺》诗:“舍利开层塔,香炉占小峯。道场居士置,经藏大师封。”
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论》:“自我观之,居士、沙门,二者不可废一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》:“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,只要吃一餐素,便可以称为居士,算作信徒。”
⒊ 称道教中人。
引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四:“政和 以后,道家者流始盛,羽士因援 江 南故事, 林灵素 等多赐号金门羽客、道士、居士者,必锡以涂金银牌,上有天篆,咸使佩之。”
⒋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。
引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道士》:“徐 嘲之曰:‘道长日为客,寧不一作主?’道士笑曰:‘道士与居士等,惟双肩承一喙耳。’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﹝老和尚﹞説道:‘居士,你但放心,説凶得吉;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,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。’”
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老尼便向 痴珠 合掌道:‘居士何来?’”
⒌ 文人雅士的自称。如 李白 自称 青莲居士 ; 欧阳修 自称 六一居士 ; 苏轼 自称 东坡居士。
国语辞典
居士[ jū shì ]
⒈ 称隐居的人。
引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「齐有居士田仲者,宋人屈谷见之。」
⒉ 佛教称在家佛教徒。
引《维摩诘所说经·卷上》:「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,我等甚乐,不复乐五欲乐也。」
清·钱谦益〈莆阳陈氏寿䜩〉诗:「方床竺几夹窗纱,人说毘耶居士家。」
相关词语
- jié jǐ ài rén洁己爱人
- jī jué肌觉
- jī sù激素
- jǔ jí举籍
- jìn guǎng寖广
- jiāo jiǎn骄蹇
- jìn jùn劲骏
- jǐ gǔ掎汩
- jiàn jiè荐藉
- jiē gé阶阁
- jī dào稽道
- jiàn yì gǎn wéi见义敢为
- jīn huáng huáng金煌煌
- jīn dé金德
- jìn miù禁缪
- jué jiàn谲谏
- jiǔ yòu九佑
- jié pāi qì节拍器
- jū fāng拘方
- jì gōng计功
- jié fù jiù pín劫富救贫
- jīn wú金吾
- jiāo qǐ交绮
- jīn sì禁寺
- jiē duàn阶段
- jī yuè机岳
- jiū gēn ér究根儿
- jiǎn sù检素
- jīn ǎo zǐ金袄子
- jī féi bù xià dàn鸡肥不下蛋
- jiǔ yòu九囿
- jiàng guān将官
- jī bù xuán zhǒng机不旋踵
- jiǎn kàn捡看
- jiǎn jì柬寄
- jiǔ jiā bǎo酒家保
- jīn jǐn矜谨
- jī zhàng击杖
- jiào biān教鞭
- jiě xiǎng解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