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若悬河
口若悬河的意思解释
若:像;悬河:瀑布;激流奔泻。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辩。
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
例句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,又是本朝确切贼,不由得不信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)
正音“若”,不能读作“kǔ”。
辨形“若”,不能写作“苦”;“河”,不能写作“何”。
辨析见“侃侃而谈”。
谜语训;水帘洞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典故晋朝时,有一位大学问家,名叫郭象,字子玄。
他在年轻的时候,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。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,都能留心观察,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。因此,他的知识十分渊博,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。后来,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,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。
过了些年,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。他实在推辞不掉,只得答应了,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。到了京城,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,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,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,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,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,都觉得津津有味。
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,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,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:“听郭象说话,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,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,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。”郭象的辩才,由此可知。
而后人就以“口若悬河”来形容人善于说话,一旦说起话来就橡倒悬的河水、滔滔不绝,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。
相关成语
- kǔ sī è xiǎng苦思恶想
- kǒng hòu zhēng xiān恐后争先
- kǔ yún shī suì楛耘失岁
- kē tóu lǐ bài磕头礼拜
- kǒu dāi mù dùn口呆目钝
- kè yì jīng yíng刻意经营
- kè fá yuàn yù克伐怨欲
- kòu xīn qì xuè叩心泣血
- kǎo jì yōu míng考绩幽明
- kāi juàn yǒu yì开卷有益
- kuài rén kuài yǔ快人快语
- kuò mù xiāng dài括目相待
- kuài xīn suì yì快心遂意
- kāi tiān pì dì开天辟地
- kè kǔ nài láo刻苦耐劳
- kè hú chéng wù刻鹄成鹜
- kuàng rì lěi shí旷日累时
- kào shān chī shān,kào shuǐ chī shuǐ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
- kuàng rì jī guǐ旷日积晷
- kuān xīn wán宽心丸
- kuī jiàn yī bān窥见一斑
- kāi hé zì rú开合自如
- kāi guó yuán xūn开国元勋
- kǔ kǒu zhī yào苦口之药
- kǒu xián tiān xiàn口衔天宪
- kǔ bù kè yán苦不可言
- kàn rén méi yǎn看人眉眼
- kū mù xiǔ zhū枯木朽株
- kǔ bù liáo shēng苦不聊生
- kǔ xīn jiāo sī苦心焦思
- kuǎn kuǎn ér tán款款而谈
- kuí huā xiàng rì葵花向日
- kě wàng bù kě jí可望不可即
- kū xiào bù dé哭笑不得
- kǔ xīn jī lǜ苦心积虑
- kuí huò zhī xīn葵藿之心
- kuī rán dú cún岿然独存
- kū mù sǐ huī枯木死灰
- kuā kuā ér tán夸夸而谈
- kuàng gǔ wèi yǒu旷古未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