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臧的意思解释

臣部14画半包围结构U+81E7

臣部

14画

8画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DNDT 86,AUAH 98

IMSLL

HMZH

23250

5258

7416

U+81E7

13513125125534 横、撇、竖折/竖弯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斜钩、撇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善,好。~否( pǐ )(褒贬,评论,说好说坏)。

古代对奴仆的贱称。~获。

同“赃”,赃物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臣,戕( qiāng )声。臣,奴隶。本义:男奴隶。

2.同本义。

与谷二人相马牧羊 《庄子 · 骈拇》

臧聚(仆隶役夫);臧获(古代对奴婢的贱称);臧仆(精选和训练驾御帝王所乘五辂的役夫,使皆善其事)

slave;

3.成功。

执事顺成为,逆为否。 《左传》

success;

4.通“赃”。赃物。

家尽没入偿 《史记 · 王温舒传》盗有者罚。 《盐铁论 · 刑德》。注:“臧同赃。”其羞辱甚于贪污坐 《汉书 · 伊赏传》

stolen goods; booty; swag;

5.古地名 。故地在今陕西省渭水附近。

Zang, ancient place's name;

6.姓。

动词

1.通“赃”。贪污;行贿。

其羞辱甚于贪污坐 《汉书 · 尹赏传》毁则者为贼,掩贼者为,窃宝者为宄,用宄之财者为奸。 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

臧汗(贪污);臧物(赃物);臧贿(贪污受贿);臧赂(贿赂);臧罪(贪污受贿之罪)

bribe; accept bribes;

2.认为好,满意。

陟罚否,不宜异同。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be satisfied be rest content;

形容词

1.好的,美好的,善良的。

不忮不求,何用不? 《诗 · 邶风 · 雄雉》

臧不(善恶);臧贬(褒贬,品评高下)

good;

2.另见 cáng。

基本解释

同“藏”,储放东西的地方。

同“脏”,身体的内部器官。

基本解释

同“藏”,收存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收藏。通“藏”。

于理宫。 《汉书 · 礼乐志》。师古曰:“古书怀藏之字本皆作臧,汉书例为臧耳。”繁启蕃长于春夏,畜积收于秋冬。 《荀子 · 天论》

臧去(密藏,珍藏。去,弆的省文,即密藏)

store up;

2.另见 zāng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善。

《尔雅 · 释诂上》:“臧,善也。”《诗经 · 邶风 · 雄雉》:“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》:“辄乃黜其不臧,究世之谬。”

称许、颂扬。

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自纪》:“文德不丰,非吾所臧。”《晋书 · 卷四十九 · 阮籍传》:“籍虽不拘礼教,然发言玄远,口不臧否人物。”

1.奴隶、奴婢。

《荀子 · 礼论》:“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谷,犹且羞之。”

2.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财物。

《汉书 · 卷九〇 · 酷吏传 · 尹赏传》:“终身废弃无有赦时,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。”

3.姓。如汉代有臧洪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善;好。

人谋不臧、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(《诗经‧邶风‧雄雉》)?。

2.《书》称许;赞扬。

臧否人物、文德不丰,非吾所臧(汉‧王充《论衡‧自纪》)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good, right, generous; command
  • bo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臣部 )

唐韻》:則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兹卽切,𡘋音贓。爾雅・釋詁》:臧,善也。易・師卦》:初六,師出以律,否臧凶。詩・衞風》: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。【傳】臧,善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厚也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荆、淮、海、岱、雜齊之閒,罵奴曰臧、罵婢曰獲。

又,姓。姓苑》:出東筦魯孝公子臧僖伯之後。

又,與贜通,吏受賕也。前漢・尹賞傳》:貪污坐臧。

又,《集韻》:昨郎切 —— 與藏同。管子・侈靡篇》:天子藏珠玉,諸侯藏金石。前漢・食貨志》:輕微易臧。
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才浪切 —— 與庫藏之藏同。前漢・食貨志》:出御府之臧以贍之。

又,與臟同。前漢・王吉傳》:吸新吐故,以練五臧。又,〈藝文志〉有《客疾五臧狂顚病方》。

又,臧善之臧,亦叶音臟。詩・小雅》:未見君子,憂心怲怲;既見君子,庶幾有臧。怲音謗。

注解

〔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臣部

〔臧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āng、zàng、cá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󶏔、臣,五行属

〔臧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臣,戕( qiāng )声。臣,奴隶。本义是男奴隶。

〔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āng] ⑴ 善,好⑵ 古代对奴仆的贱称⑶ 同“赃”,赃物。⑷ 姓。 [zàng] ⑴ 同“藏”,储放东西的地方。⑵ 同“脏”,身体的内部器官。 [cáng] ⑴ 同“藏”,收存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則郞切頁碼93頁,第7

臧善也。从臣戕聲。

𡒉

異體𡒤

𡒉籒文。

附注楊樹達《釋臧》:「蓋臧本从臣从戈會意,後乃加爿聲……甲文臧字皆象以戈刺臣之形,據形求義,初蓋不得為善。以愚考之,臧當以臧獲為本義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走張反頁碼252頁,第4行,第2

𡒉善也。從臣戕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252頁,第5行,第1

籒文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則郞切古音第十部頁碼472頁,第1許惟賢212頁,第2

𡒉善也。

段注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同。按子郞才郞二反。本無二字。凡物善者必隱於内也。以從艸之藏爲臧匿字始於漢末。改《易經》典。不可從也。又贓私字。古亦用臧。

从臣。戕聲。

段注則郞切。十部。

籒文。

段注按宋本及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從二。今本下從土非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