茀
意思解释
茀
fú基本解释
①道路上杂草太多,不便走。
②治,清除。
③古同“福”,福禄。
④车蔽,古代妇女乘车不露于世,车之前后设障以自隐蔽。
⑤纷乱。~离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◎野草塞路。
茀,草多也。从艸,弗声。字亦作芾。 道茀不可行。
茀茀(草木茂盛的样子);茀杂(草木杂乱的样子)
bushy;
副词
◎通“勃”( bó )。突然 兽死不择音,气息茀然。——《庄子·人间世》
suddenly;
动词
◎通“拂”。拔除 茀厥丰草,种之黄茂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weed;
名词
1.通“福”。古称富贵寿考为福。
茀禄尔康矣。
good luck;
2.引棺的绳索——通“绋”。
始用葛茀。
cord guiding the hearse;
3.通“孛”( bèi )。彗星。
政急则出蚤,政缓则出晚,政绝不行,则伏不见而为彗茀。
星茀(彗星)
tail of the comet;
古壮字释义
茀
◎读音faed 青树叶。
外语翻译
- overgrown with grass, weedy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敷勿切;《韻會》:芳勿切,𡘋音弗。《說文》:道多草,不可行。曾鞏〈南軒記〉:得鄰之茀地。
义又,茀茀,茂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覭髳,茀離也。【註】茀離,卽彌離。彌離,猶蒙蘢耳。
义又,《詩・大雅》:茀厥豐草。【註】治也。
义又,臨衝茀茀。【註】强盛也。
义又,《易・既濟》:婦喪其茀。【註】茀,首飾也。
义又,《詩・衞風》:翟茀以朝。【疏】婦人乗車不露見,車之前後設障以自蔽隱,謂之茀。又,〈蔽茀〉〔疏〕:茀謂車之後戸也。
义又,《詩・大雅》:茀祿爾康矣。【註】福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畜》〔疏〕:旋毛在脅者曰茀方。
义又,通紼。《左傳・宣八年》:始用葛茀。【註】,茀所以引柩。
又,方味切 —— 與芾通。《詩》:蔽芾甘棠。王應麟《詩攷》作蔽茀。
又,音佩。《史記・武帝紀》:有星茀于東井。《索隱・天官書》〔註〕:茀卽孛星也。
又,音勃。氣貌。《莊子・人閒世》:獸死不擇音,氣息茀然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𦖈薆咇茀。
又,音弼 —— 人姓。《後漢・古今人表》:茀肸。【註】師古曰:卽佛肸也。茀音弼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周有茀翰。〇【按】《詩》茀祿之茀,《唐韻》古音讀廢。
考證
《後漢・古今人表》茀肸。
謹照原書後漢改前漢。
注解
〔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茀〕字拼音是f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弗。
〔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ú] ⑴ 道路上杂草太多,不便走。⑵ 治,清除。⑶ 古同“福”,福禄。⑷ 车蔽,古代妇女乘车不露于世,车之前后设障以自隐蔽。⑸ 纷乱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分勿切頁碼第27頁,第15字續丁孫
茀
道多艸,不可行。从艸弗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分匆反頁碼第98頁,第6行,第2字述
道多艸不可行。從艸弗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國語》曰:「陳道茀。」不可行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分勿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5頁,第3字許惟賢第72頁,第4字
道多艸不可行。
段注《周語》。火朝覿矣。道茀不可行也。注。草穢塞路爲茀。
从艸。弗聲。
段注分勿切。十五部。《毛詩》借作蔽厀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