𦶎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𦶎
1◎同“华”。
𦶎
2◎同“𠦬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火媧切;《集韻》:火鼃切,𡘋音嗝 —— 舛雜之貌。
又,苦乖切,音咼 —— 不正也。
又,苦瓜切 —— 同「𠇗」。
注解
〔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𦶎〕字拼音是huā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戶瓜切頁碼第200頁,第4字續丁孫
𦾓
異體𦻏、䔢、蕐、華、花
榮也。从艸从𠌶。凡華之屬皆从𦾓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𠌶與華音義皆同。」徐灝箋:「𠌶華亦一字,而《說文》別之者,以所屬之字相從各異也。……𠌶乃古象形文,上象蓓蕾,下象莖葉,小篆變為亏耳。」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按:字原象形,甲骨文用為祭名。秦人或加艸為意符,遂有華字。及後華借用為光華意,秦漢人乃另造荂,荂見《方言》。六朝人又另造花字。日久而華字為借意所專,荂字少用,花字遂獨行。」
蔣注《玉篇》:「花,呼瓜切,今爲華荂字。」 卷别卷十二反切呼瓜反頁碼第511頁,第2行,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華,荂也。木謂之華。 卷别卷六下反切戸瓜切、呼瓜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097頁,第1字許惟賢第484頁,第9字 段注見《釋艸》。《艸部》曰:葩,華也。《䑞部》曰:𦨃,華榮也。按《釋艸》曰:蕍芛葟華榮。渾言之也。又曰:木謂之華。艸謂之榮。榮而實者謂之秀。榮而不實者謂之英。析言之也。引伸爲《曲禮》削瓜爲國君華之之字。又爲光華,華夏字。 从艸𠌶。 段注𠌶亦聲。此以會意包形聲也。戸瓜切。又呼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俗作花。其字起於北朝。 凡䔢之之屬皆从䔢。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榮也。從艸,從𠌶。凡華之屬,皆從華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榮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