𢾭
攴部14画左右结构U+22FAD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𢾭
◎同“敷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芳無切,音孚。《說文》:𢻫也㊟〔「𢻫」,《說文》字作「𢻱」〕。《玉篇》亦作敷。詳敷字註。
注解
〔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𢾭〕字拼音是f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尃、攵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芳无切頁碼第97頁,第14字續丁孫
𢾭
異體𢾭、敷
𢻱也。从攴尃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用𢾭遺後人。」
附注《玉篇・攴部》:「𢾭,布也。亦作敷。」
蔣注《五經文字》:𢾭敷,妨于反,上《說文》,下經典相承隸省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甫夫反頁碼第260頁,第2行,第1字述
𢻱也。從攴專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用敷遺後人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芳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490頁,第1字許惟賢第219頁,第7字
𢻱也。
段注此與《寸部》尃音義同。
从攴。尃聲。
段注芳無切五部俗作敷。古寸與方多通用。
《周書》曰:用𢾭遺後人。
段注《顧命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