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
艹部9画上下结构U+832F
外语翻译
- china root; medicinal fungus
- champignon pachyma cocos, truffe chinoi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房六切,音伏 —— 茯苓。《博物志》:松柏脂入地千年化爲茯苓,茯苓化爲琥珀。今泰山出茯苓而無琥珀,益州永昌出琥珀而無茯苓。《本草》:多年樵斫之松,根之氣味抑鬱未絕,精英未淪,其精氣盛者,發泄於外,結爲茯苓,故不抱根,離其本體,有零之義也;精氣不盛,止爲附結本根,既不離本,故曰茯神。
注解
〔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茯〕字拼音是f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伏,五行属木。
〔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ú] ⑴ fú ㄈㄨˊ 〔~苓〕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块状菌类植物,皮黑色,有皱纹,内部白色或粉红色;包含松根的称“茯神”,均可入药,亦可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平袐切頁碼第437頁,第21字續丁孫
絥
車絥也。从糸伏聲。
茯
絥或从艸。
𩍁
異體𩍘、鞴
絥或从革𤰈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平袐切頁碼第1037頁,第1行,第1字述
車絥也。從糸伏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37頁,第1行,第2字述
絥或從艸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37頁,第1行,第3字述
絥或從革𤰈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平祕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629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44頁,第2字
車絥也。
段注《郊祀志》。雍五畤路車各一乘。駕被具。西畤,畦畤禺車各一乘。禺馬四匹。駕被具。師古曰:駕車備馬之飾皆具。按駕車之飾此所謂絥也。被馬之飾,《革部》所謂鞁也。
从糸。伏聲。
段注平祕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絥或从艸。
絥或从革。𤰈聲。
段注𤰈聲,伏聲同在弟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