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殃的意思解释

歹部9画左右结构U+6B83

歹部

9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GQMD

MNLBK

ARLG

15280

2988

4974

U+6B83

135425134 横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祸害。灾~。遭~。城门失火,~及池鱼(喻牵连受害)。

损害。祸国~民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形声。从歺( è ),央声。歺,剔肉后残剩的骨头。多与死亡、灾祸有关。本义:祸害,灾难) 同本义。

,咎也。 《说文》,败也。 《广雅》,禍也。 《释言》众以为 《礼记 · 礼运》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 《易 · 坤》伍子逢兮。 《楚辞 · 屈原 · 涉江》

殃煞(骂人话。祸害;灾星祸祟);殃榜(丧亡榜书);殃人货(骂人话。给人带来灾祸的东西);殃咎(灾祸);殃毒(祸害);殃祸(灾祸);殃孽(奸邪);遭殃;灾殃。

disaster;

动词

使受祸害败坏;为害。

不教民而用之,谓之民。 《孟子 · 告子下》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,今以梗阳之贿之,不可。 《国语》

殃流妻女(灾祸波及妻子女儿身上);殃及(连累;请求);殃及池鱼(比喻无端受祸);殃民(使百姓受祸害)

bring disaster to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灾祸。

《易经 · 坤卦 · 文言曰》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唐 · 韩愈《圬者王承福传》:“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,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。”

遭殃、池鱼之殃。

残害。

《孟子 · 告子下》:“殃民者,不容于尧舜之世。”

祸国殃民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灾难;灾祸。

遭殃、祸殃。

2.使受灾难或灾祸。

罪殃他人、祸国殃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isfortune, disaster, calamity
  • Unglück (S)
  • malheur, calamité, désastre, conduire qqn au désast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下 部首:歹部 )

古文: 𥙏

唐韻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於良切,音央。說文》:咎也。一曰禍也、罰也、敗也。書・伊訓》:作不善,降之百殃。周禮・天官・女祝》: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,以除疾殃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郎切,音鴦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歹部

〔殃〕字拼音是y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歹、央,五行属

〔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歺( è ),央声。歺,剔肉后残剩的骨头。多与死亡、灾祸有关。本义是祸害,灾难。

〔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āng] ⑴ 祸害⑵ 损害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良切頁碼127頁,第17

殃咎也。从𣦵央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殷強反頁碼328頁,第7行,第3

殃咎也。從歺央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651頁,第3許惟賢291頁,第3

殃凶也。

段注各本作咎也。今依〈易〉《釋文》。

𣦵。央聲。

段注於良切。十部。

白话解释

殃,神降的惩罚。字形采用“歺”作边旁,采用“央”作声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