𦵧
⺿部14画上下结构U+26D6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魯當切,音郎 —— 𦵧毒,藥名。《山海經》:大騩之山有草焉,其名曰𦵧,服之不夭,可以療腹病。
义又,地名。《水經注》:石川水又西南徑郭𦵧城。
义《類篇》:通作蒗。
考證
《山海經》大騩之山有草焉,其名曰𦵧,服之不夭,可以療腹病。
謹照原文療改爲。
注解
〔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𦵧〕字拼音是lá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狼。
《唐韻》:魯當切,音郎 —— 𦵧毒,藥名。《山海經》:大騩之山有草焉,其名曰𦵧,服之不夭,可以療腹病。
义又,地名。《水經注》:石川水又西南徑郭𦵧城。
义《類篇》:通作蒗。
《山海經》大騩之山有草焉,其名曰𦵧,服之不夭,可以療腹病。
謹照原文療改爲。
〔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𦵧〕字拼音是lá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