菸
意思解释
菸烟
yān基本解释
◎煙草。《中华大字典•艸部》:“菸,草名,别名淡巴菰,一曰菸草。産自吕宋,明時始入中國。……釆葉乾之,切為細絲,可製各種之菸。……吸之無益而有害。字俗借‘烟’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◎菸草 菸,草名,別名淡巴菰,一曰菸草。產自呂宋, 明時始入 中國。……采葉乾之,切為細絲,可制各種之菸。……字俗借“烟”。——《中華大字典》 又
菸窩(菸斗);菸蘿(藤蘿一類的植物);菸荷包(裝菸絲用的小袋子) 【漢典】。
tobacco;
菸烟
yū基本解释
◎枯萎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菸,鬱也。一曰𣨙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四》:“蔫、菸、𣨙,葾也。”
详细解释
動
1.枯萎。
盛夏日方中而灌之,瓜不旋踵而菸敗。
菸邑(菸桯,菸萎。枯萎);菸黃(萎黃;枯萎);菸敗(枯萎衰敗)
wither; be withered;
2.另見 yān。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to fade; withered or dried leaves; tobacco (used for U+70DF 烟 and U+7159 煙)
- Zigarette (S)
- fumée, brouillard, vapeur, cigarette, tabac, fumé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衣虛切,音於。《說文》:𣨙也。《博雅》:臰也。宋玉〈九辨〉:葉菸邑而無色兮。
又,《正韻》:音烟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韻會》:音飫 —— 蔫菸,敗也。《廣韻》:臭草。
注解
〔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菸〕字拼音是y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於,五行属木。
〔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ān] ⑴ 煙草。《中华大字典•艸部》:“菸,草名,别名淡巴菰,一曰菸草。産自吕宋,明時始入中國。……釆葉乾之,切為細絲,可製各種之菸。……吸之無益而有害。字俗借‘烟’。”㈡ [yū] ⑴ 枯萎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菸,鬱也。一曰𣨙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四》:“蔫、菸、𣨙,葾也。”㈢ [yù] ⑴ 臭草。《玉篇•艸部》:“菸,臭草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央居切頁碼第26頁,第26字續丁孫
菸
鬱也。从艸於聲。一曰𣨙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郁諸反頁碼第96頁,第5行,第2字述
鬱也。從艸於聲。一曰𣨙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央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59頁,第4字許惟賢第69頁,第12字
𩰪也。
段注𩰪各本作鬱。誤。蔫菸𩰪三字雙聲。𩰪者如釀𩰪也。《王風》。中谷有蓷。暵其乾矣。毛曰:暵,菸皃。陸艸生於谷中。傷於水。玉裁按。暵卽蔫字之假借。故旣云暵其乾。又云暵其溼。乾溼文互相足。
从艸。於聲。
段注央居切。五部。
一曰𣨙也。
段注𣨙,病也。菸𣨙雙聲。《九辯》曰:葉菸邑而無色。按𩰪𣨙二義互相足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字從艸、於聲。字屬植物名,一年生草本,葉大,加工晒乾後稱為菸葉、菸草。《說文》:「菸,?也。从艸、於聲。一曰,?也。」段注:「?者,如釀?也。〈王風‧中谷有蓷〉:『暵其乾矣。』《毛》曰:『暵,菸皃。陸艸生於谷中,傷於水。』」楷書字形因承篆文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烟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