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
意思解释
油
yóu基本解释
①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,一般不溶于水,容易燃烧。~饼。~布。~彩。~画。~亮。~水(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额外好处)。~轮。~垢。奶~。石~。食~。汽~。添~加醋。
②用油或漆涂抹。~刷(①涂抹油、漆;②涂抹油、漆的刷子)。
③被油弄脏。衣服~了一大片。
④狡猾。~滑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水,由声。本义:油水。
2.同本义。
油,油水出武陵孱陵西,东南入江。
You River;
3.古水名。也作“繇”。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,东流经松滋县界,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。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,南流注入澧水,下游为荆江分洪区,故址已不复存在。
4.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。
积油满万石,则自然生火。
油尽灯枯(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,生命垂危);油盏(油灯);油海(指特大的油田);油火虫虫(方言。即萤火虫)
oil;
动词
◎涂油。
茶色贵白,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。
油窗户;油抹(上漆上油);油壁香车(一种油漆彩绘的车,多为妇女乘用);油搭扇(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);油衣(雨衣);油鬏髻(油鬏髻。女人头上梳的发髻。亦代指女人)
apply tung oil or paint;
形容词
1.比喻浮滑,不诚实。
若不多读书,多贯穿,而遽言性情,则开后学油腔滑调、信口成章之恶习矣。
油嘴贫舌(爱多说话,耍嘴皮子);油花和尚(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)
oily; glib;
2.色泽光润的样子。
禾黍油油。
油光可鉴(非常光亮润泽);油光光(非常光亮);油光晶亮(非常光滑明亮);油晃晃,油幌幌(油光闪亮);油浸浸(形容物体光亮油润)
glossy; shiny;
3.和悦恭谨的样子。
礼已,三爵而油油以退。
油如(宽和的样子);油翼(温和恭谨)
amiable and respectful;
4.流动的样子,常形容云和水。
自我天覆,云之油油。 油油湘江。
油气(微弱的气息)
flowing;
越南字释义
油
◎同“䕱”。
国语辞典解释
油
yóu详细解释
名
1.动物体内的脂肪或植物种子经压榨炼制而成的液体。
牛油、猪油、花生油。
2.自矿物中提炼而成的可供作燃料的液体。
煤油、汽油、石油。
3.分外、额外的利益。
揩油、他在这一项工程中捞到不少油水。
动
1.涂抹、涂饰。
油窗户、把门重新再油一次。
2.沾染油垢、被油弄脏。
衣服油了。
形
1.浮华不实。
《红楼梦 · 第三八回》:“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,只管拿我取笑起来!恨的我撕你那油嘴。”
油腔滑调。
2.茂盛、兴盛。
唐 · 李白《明堂赋》:“于斯之时,云油雨霈,恩鸿溶兮泽汪濊,四海归兮八荒会。”
油然。
3.颜色深暗的。
油绿。
两岸词典解释
油
yóu详细解释
1.动植物体内的脂肪;也指某些含碳氢化合物的液体矿产品。
猪油、花生油、石油、煤油。
2.用桐油、油漆等涂饰。
油饰、油地板、桌子油了三道漆。
3.被油弄脏。
前襟油了一大块、吃东西时别看书,当心把书油了。
4.浮滑;圆滑。
油嘴滑舌、这个人油著呢。
5.姓。
外语翻译
- oil, fat, grease, lard; paints
- Öl (S)
- huile, graisse, essence, huiler, peindre à l'hui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以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夷周切;《正韻》:于求切,𡘋音由 —— 水名。《說文》:水,出武陵孱陵,東南入江。《水經注》:孱陵縣有白石山,油水所出。
义又,江夏平春縣有油水。《水經注》:油水,出平春縣西南油溪。
义又,膏也。《博物志》:積油滿萬石,自然生火。
义又,石油。《水經注》:高孥洧水肥可然。《夢溪筆談》:鄜延出石油。《廣輿記》:石油出肅州南山。
义又,猛火油。《昨夢錄》:猛火油,出高麗東數千里。日初出之時,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,他物遇之卽爲火,惟眞琉璃器可貯之。
义又,緹油,車飾。《後漢・劉𤣥傳》:乗鮮車大馬,赤屛泥。【註】赤屛泥,謂以緹油屛泥於軾前。
义又,橘名。韓彥直《橘錄》:油橘,皮似以油飾之,中堅而外黑。
义又,油油,和謹貌。《禮・玉藻》:三爵而油油以進。
义又,禾黍光悅貌。束皙〈補亡〉詩:厥草油油。
义又,雲盛貌。《孟子》:天油然作雲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余救切,音狖 —— 浩油,地名。《公羊傳・定四年》:公及諸侯盟于浩油。【註】油音由,一音羊又反。
义又,與釉同。《篇海》:物有光也。蔡襄《茶錄》:珍膏油其面。
考證
《禮・玉藻》三爵而油油以進。
謹照原文進改退。
注解
〔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油〕字拼音是yó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由,五行属水。
〔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由声。本义是油水。
〔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óu] ⑴ 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,一般不溶于水,容易燃烧⑵ 用油或漆涂抹⑶ 被油弄脏⑷ 狡猾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以周切頁碼第362頁,第10字續丁孫
油
水。出武陵孱陵西,東南入江。从水由聲。
附注按:段玉裁改「南」為「北」,並注:「俗用為油膏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延秋反頁碼第888頁,第5行,第1字述
水,出武陵孱陵西,東南入江。從水由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以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118頁,第1字許惟賢第925頁,第1字
油水。出武陵孱陵西。東南入江。
段注武陵郡孱陵,二志同。今湖北荆州府公安縣縣西二十五里有孱陵故城是也。《水經》曰:油水,出武陵孱陵縣西畍。東過其縣北。又東北入於江。注云:逕公安縣。西北流,注於大江。然則許云東南入江。南當作北明矣。江水篇經云:江水,又東南,當華容縣。涌水入焉。又東南,油水從西南來注之。注云:右合油口油水。東有景口。景口東有淪口。淪水南與景水合。又東通澧水及諸陂湖。按今荆州府虎渡口北。江之南岸有支津。南通公安諸湖水。古油水必在其閒。《江表傳》曰:劉備爲荆州牧。立營油口。五代梁開平四年。馬殷遣將侵荆南。軍於油口。今公安縣北。舊有油口巡司。是其水今雖湮𣳚。非無可考也。
从水。由聲。
段注以周切。三部。按經史曰油然作雲。曰雲之油油。曰禾黍油油。曰油油以退。《玉藻》注曰油油,悅敬皃。俗用爲油膏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