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铨的意思解释

钅部11画左右结构U+94E8

钅部

11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WGG

OPOMG

POC

88714

6898

7893

U+94E8

31115341121 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捺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quán

基本解释

衡量轻重。~衡。

古代称量才授官,选拔官吏。~叙(旧时一种叙官制度,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)。~选。~录(选择录用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金,全声。本义:称重量的器具,即秤。

2.同本义。

,衡也。 《说文》称谓之 《广雅 · 释器》夫挈轻重不失铢两,圣人弗用,而县之乎衡。 《淮南子 · 齐俗训》

铨衡。

steelyard;

3.指古代史书中解说、评议一类的文字。

后之史家,或谓之论,或谓之序,或谓之,或谓之评。 宋 · 郑樵《通志》

annotation;

4.姓。

动词

1.称量;衡量;鉴别。

度天下之众寡。 《国语 · 吴语》。注:“称也。”考量以 《汉书 · 王莽传》

铨次(衡量而排定次序。也作“诠次”);铨序(评论文章的品第序次);铨判(审度判断);铨材(衡量才能)

weigh;

2.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。

而翁长 明 · 崔铣《洹词 ·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
铨除(量才授官);铨考(考量选用);铨序(按照官吏的才能功绩,确定官位的等级升降);铨授(量才授官);铨补(考量才能以补官职)

select by qualification;

3.排列[等第] 。

铨贯(编排连续)

arrange;

外语翻译


  • weigh, measure; select officials
  • schätzen, bewerte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 )

唐韻》:此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逡緣切,𡘋音詮。說文》:衡也。廣韻》:量也、次也、度也。爾雅・釋言》:銓也。【疏】謂銓量輕重也。前漢・王莽傳》:考量以銓。【註】銓,權衡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平木器。

又,三銓。唐六典》:吏部有三銓法,尚書典其一,爲尚書銓;侍郎分其二,爲中銓、東銓。以四事擇其才,曰身、言、書、判;以三類觀其異,曰德、才、勞。凡流外兵部、禮部舉人,郎官得自主之,曰小選。【註】尚書掌七品以上選,侍郎掌八品以下選。

又,姓。漢捕羌校尉銓徵。

集韻》或作輇。莊子・外物篇》:輇才諷說之徒。【註】輇量人物也。亦作硂。

注解

〔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銓〕字拼音是q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全

〔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uán] ⑴ 见“铨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此緣切頁碼467頁,第21

銓衡也。从金全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據全書通例改「衡」為「稱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七沿反頁碼1094頁,第3行,第2

銓衡也。從金全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此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828頁,第5許惟賢1230頁,第10

銓稱也。

段注稱各本作衡。今正。《禾部》稱,銓也。與此爲轉注。乃全書之通例。稱卽今秤字。衡者,牛觸橫大木其角。權衡字《經典》用之。許不尒。葢古權衡二字皆叚借字。權爲垂之叚借。古十四部與十七部合音。是以若干爲若柯。桓表爲和表。斟灌爲斟戈。《毛詩》觀爲多之借。單聲之鼉鄲入戈韵。垂古音陀。叚權爲之。俗乃作錘。若衡則叚借之橫字。權衡者,一直一橫之謂。

从金。

段注稱錘以金爲之。故从金。

全聲。

段注此緣切。十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