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咎的意思解释

口部8画上下结构U+548E

口部

8画

5画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THKF

HOR HYR

RSIJ

23604

0736

3044

U+548E

35424251 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竖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jiù

基本解释

过失,罪过。~戾。负~。以彰其~。

怪罪,处分。既往不~。~由自取(遭受责备、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)。

灾祸。休~(吉凶)。

怨仇。与臣有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会意。从人,从各。从“各”,表示相违背。违背人的心愿。本义:灾祸,灾殃。

2.同本义。

,灾也。 《说文》弃宝者必离其 《吕氏春秋 · 侈乐》。注:“殃也。”嗟苦先生,独离此 贾谊《吊屈原赋》

咎征(天降灾祸的征验);咎有应得(罹祸受罚是由于自己的原因,完全应得的);咎戒(上天所降的灾祸与警告)

disaster;

3.过失,罪过。

者,善补过也。 《易 · 系辞》其作汝用 《书 · 洪范》。疏:“咎是过之别名。”微我有 《诗 · 小雅 · 伐木》以彰其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咎戾(罪过);咎责(罪责,罪过);咎省(引过反省);咎累(罪过的牵累);咎过(过错);咎恶(罪恶)

fault;

动词

1.责备,追究罪过。

楚人既 《史记 · 屈原贾生列传》其欲出者。 宋 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
咎罪(怪罪);咎毁(归咎怪罪,诋毁);既往不咎;自咎。

blame;

2.产生灾祸,作祟 。

咎悔(犯过悔恨);咎祟(作祟的邪怪);咎魅(作祟致祸的鬼怪)

catastrophe come into being;

3.憎恶。

殷始 周。 《书 · 西伯戡黎》

abhor;

国语辞典解释


jiù

详细解释

1.灾祸。

《书经 · 大禹谟》:“民弃不保,天降之咎。”

咎由自取。

2.过失。

《文选 · 诸葛亮 · 出师表》:“责攸之、袆、允等咎,以彰其慢。”

引咎辞职、难辞其咎。

1.责罚、怪罪。

《左传 · 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国人皆咎公。”

既往不咎。

2.憎恶。

《史记 · 卷三 · 殷本纪》:“纣之臣祖伊,闻之而咎周。”

gāo

详细解释

1.大鼓。

《后汉书 · 卷六〇上 · 马融传》:“伐咎鼓,撞华钟,猎徒纵,赴榛丛。”

2.姓。如虞舜时有咎繇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jiù

详细解释

1.灾祸。

咎由自取。

2.过错。

引咎辞职。

3.追究;怪罪。

既往不咎。

gāo

详细解释

1.大鼓。通“鼛”。

2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ault, defect; error, mistake
  • beschuldigen, tadeln , Jiu (Eig, Fam)
  • donner tort à, inculper, incriminer, faute, défau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唐韻》:其九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巨九切,𡘋音舅。說文》:災也。从人、从各。各者,相違也。書・大禹謨》:天降之咎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咎,病也。【疏】罪病也。廣韻》:愆也、過也。易・乾卦》:九三,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厲,无咎。詩・小雅》:寧適不來,微我有咎。

又,〈書序〉:殷始咎周。【傳】咎,惡也。

又,與臼通。〈晉語〉:宜咎。【註】咎,或作臼,古字通用。

又,與舅通。儀禮・士昏禮》〔註〕:古文舅作咎。荀子・臣道篇》:晉之咎犯。左傳》作舅。

又,《唐韻正》:四十四有韻中之半,古與篠、小、巧、皓通爲一韻。書・大禹謨》:民弃不保,天降之咎〔「弃」,原文作「棄」〕易・小畜》:初九,復自道,何其咎。經傳子集如此用者甚多,非叶音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古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勞切;《正韻》:姑勞切,𡘋音高。廣韻》:臯陶,舜臣名,古作咎繇。前漢・百官公卿表》:咎繇作士。〈書序〉:咎單作明居。【傳】咎單,臣名。〇【按】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俱云姓也,誤。

又,國名。左傳・僖二十三年》:狄人伐廧咎如。【註】赤狄別種。陸德明《音義》:咎,古刀反。

又,叶曁几切,音技。史記・筴傳》:王若遣之,宋必有咎。後雖悔之,亦無及已。

又,叶跽許切,音巨。三略》:强弱相虜,莫適禁禦,延及君臣,國受其咎。

又,叶巨又切,音舊。詩・小雅》:謀夫孔多,是不用集。發言盈庭,誰敢執其咎。集叶疾救反。〇【按】《字彙》:《正字通》俱以去聲爲咎字正音。考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諸書,咎字𡘋無去聲一音。字彙》、《正字通》皆誤。

注解

〔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咎〕字拼音是ji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各、人、;、处、口,五行属

〔咎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人,从各。从“各”,表示相违背。违背人的心愿。本义是灾祸,灾殃。

〔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ù] ⑴ 过失,罪过⑵ 怪罪,处分⑶ 灾祸⑷ 怨仇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其久切頁碼265頁,第6

𠧨

異體

𠧨災也。从人从各。各者,相違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伎酒反頁碼681頁,第4行,第2

𠧨災也。從人各聲。人各者相違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太玄》曰:「天違人違,天下之事乖矣,各者不同也。」不同,違也。《洪範》曰:「汝則逆,庻民逆,龜筮逆,凶」違也。會意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其久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527頁,第4許惟賢670頁,第6

𠧨災也。

段注災當是本作烖。天火曰災。引伸之凡失意自天而至曰災。《釋詁》曰:咎,病也。《小雅・伐木》傳曰:咎,過也。《北山》箋云:咎猶罪過也。西伯戡𥠖鄭注。咎,惡也。呂覽移樂篇注。咎,殃也。《方言》。咎,謗也。

从人各。

段注會意。其久切。三部。

各者,相違也。

段注說从各之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