殄
意思解释
殄
tiǎn基本解释
◎尽,绝。~灭。~歼。暴~天物(任意糟蹋东西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歺( è ),剔解后的残骨。隶变人“歹”。从“歺”多与死亡有关。本义:断绝;竭尽。
2.同本义。
殄,尽也。 余风未殄。 邦国殄瘁。 败国尽民。 丁殄地财。
殄瘁(困穷;贫病);殄绝(灭绝);殄世(绝嗣)
use up; exhaust;
3.消灭。
自王泽殄,风人辍采。 武殄暴逆。
殄平(消灭);殄熄(消灭;息灭);殄灭(消灭;灭绝);殄夷(杀尽);殄歼(歼灭)
exterminate;
4.昏迷 。
殄靡(靡费)
be in a coma;
形容词
◎通“腆”。美好;善。
燕婉之求,籧篨不殄。
殄沌(杂乱不分貌)
good;
外语翻译
- to end; to exterminate
- ausrotten
- détrui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𣦺 、 𠂈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徒典切,填上聲。《說文》:盡也。一曰絕也。《書・舜典》:朕堲讒說殄行。【孔傳】言疾讒說,絕君子之行也。又,〈畢命〉:商俗靡靡,餘風未殄。
义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稻人》:凡稼澤,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。【註】殄,病也、絕也。
义又,與腆同。《儀禮・燕禮》:寡君有不腆之酒。【鄭註】古文腆皆作殄。《詩・邶風》:籧篨不殄。【箋】殄,當作腆,善也。《正義》曰:腆與殄,古今字之異,故《儀禮》註云:腆古文字作殄,是也。
又,《集韻》或作填。《詩・小雅》「哀我填寡」,填,徒典切。
注解
〔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歹部。
〔殄〕字拼音是t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歹、㐱,五行属火。
〔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歺( è ),剔解后的残骨。隶变人“歹”。从“歺”多与死亡有关。本义是断绝;竭尽。
〔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iǎn] ⑴ 尽,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徒典切頁碼第127頁,第19字續丁孫
殄
盡也。从𣦵㐱聲。
𠂈
古文殄如此。
附注王筠釋例:「『殄』之古文,蓋从倒人,以會『靡有孑遺』之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徒顯反頁碼第329頁,第1行,第2字述
盡也。從歺㐱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俾殄其師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29頁,第1行,第3字述
古文殄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徒典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651頁,第5字許惟賢第291頁,第5字
盡也。
段注《釋詁》、《大雅・瞻卬》傳同。《邶風》。籧篨不殄。傳曰:殄絕也。此盡義之引伸也。箋云:殄當作腆。腆,善也。按古文假殄爲腆。《儀禮》注云腆古文作殄。是也。
从𣦵。㐱聲。
段注徒典切。十二部。
古文殄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