蝉
意思解释
蝉蟬
chán基本解释
①昆虫,种类很多,雄的腹面有发声器,叫的声音很大。~联。~蜕。~韵(蝉鸣)。寒~。金~脱壳。
②古代的一种薄绸,薄如蝉翼。~纱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虫,单声。本义:一种昆虫。也称“知了”
2.同本义。节肢动物门,昆虫纲,同翅目,蝉科,蝉属。
蝉,以旁鸣者。 寒蝉鸣。 清风半夜鸣蝉。
寒蝉(秋天天冷时的蝉)
cicada;
3.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。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。
蝉翼罗(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);蝉翼扇(轻纱制的团扇)
thin silks;
形容词
◎连续不断。
蝉联陵丘。
蝉联(连续不断);婵嫣(连属,连绵不断)
continuous;
外语翻译
- cicada; continuous
- Zikade (S, Bio)
- ciga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市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時連切,𡘋音禪。揚子《方言》:蟬,楚謂之蜩。《古今注》:齊王后忿死,尸變爲蟬,登庭時嘒唳而鳴,王悔恨,故世名蟬曰齊女也。《大戴禮》:蟬飮而不食。《酉陽雜俎》:蟬未蛻時名復育。《蠡海集》:蟬近陽,依于木,以隂而爲聲。
义又,《後漢・輿服志》:侍中、中常侍黃金璫,附蟬爲文,貂尾爲飾。《古今注》:貂者,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;蟬,取其淸虛識變也。
义又,蟬嫣,連也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有周氏之蟬嫣兮,或鼻祖于汾隅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蟬,毒也。
义又,車名。〈鹽鐵論〉:推車之蟬攫,負子之敎也。【註】許愼曰:蟬攫,車類也。
义又,人名。《大戴禮》:顓頊產窮蟬。
义又,與嬋通。成公綏〈嘯賦〉:蔭脩竹之蟬蜎。
又,《集韻》:財仙切,音錢 —— 同「𧔢」,蟲名。
又,田黎切,音提 —— 地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樂浪郡黏蟬。
又,《正韻》:上演切,音善 —— 蜿蟬,舞盤曲貌。王逸〈九思〉:乗六蛟兮蜿蟬。【註】羣蛟之形也。
义或作蟺。
注解
〔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蟬〕字拼音是ch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單。
〔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án] ⑴ 见“蝉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市連切頁碼第443頁,第32字續丁孫
蟬
以㫄鳴者。从虫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市連切頁碼第1048頁,第3行,第1字述
以㫄鳴者。從虫單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市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670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62頁,第3字
㠯旁鳴者。
段注《考工記・梓人》文。鄭云:旁鳴,蜩蜺屬。《正義》云:蟬鳴在脅。
从虫。單聲。
段注市連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