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沾的意思解释

氵部8画左右结构U+6CBE

氵部

8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HKG

EYR

VIJ

31160

3115

5320

U+6CBE

44121251 点、点、提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浸湿。~衣。~润(沾湿浸润,喻沾得利益)。

因接触而附着( zhuó )上。~水。~手。~污。

染上。~染。

指因凭借关系而得到。~光。~包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假借为“霑”。浸润;浸湿。

,一曰益也。 《说文》渥。 《汉曹全碑》澍雨洽。 《白石神君碑》汗出背。 《史记 · 陈丞相世家》泣下衿。 《汉书 · 李广苏建传》长夜湿何由彻! 唐 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泣下襟。 宋 · 欧阳修《伶官传》不终朝日,而澍雨洽。 《白石神君碑》十八日,大雨足,乃种豆。 《聊斋志异》

沾足(雨水充足);沾洽(雨水充足;渊博)。又如:沾浃(浸透);沾渥(浸润);沾臆(沾膺。泪水浸湿胸前);沾濡(浸湿);沾襟(浸湿衣襟);沾洒(水珠洒落浸湿。多指流泪);沾缨(泪水浸湿冠缨。指痛哭、悲伤)

moisten; soak;

2.牵扯,牵连 。

沾扯(牵扯);沾带(牵连);沾恋(牵念留恋);沾连(沾带。牵连)

involve;

3.接触。

水则高下不平。 宋 · 沈括《梦溪笔谈 · 活板》殊不沾污。

沾粘(相互粘结,接触);沾唇(形容略微喝一点酒、茶水等饮料);沾牙(吃喝东西);从来滴酒不沾

touch with;

4.熏陶;感化。

礼乐所不,宪章弗能革。 北魏 ·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

沾化(感受德化);沾被(影响所及)

exert influence on;

5.受赏 。

沾赉(受赏赐;赏赐);沾赏(受赏赐);沾丐(给人以利益);沾锡(赏赐)

be rewarded;

形容词

自矜的样子 。

沾沾(自矜。自得的样子);沾沾自炫(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)

think highly of;

动词

1.雨水浸湿。

霑,渍也。 《广雅 · 释诂二》霑体涂足。 《国语 · 齐语》。注:“霑,濡也。”霑余襟之浪浪。 《楚辞 · 离骚》既霑既足,生我百谷。 《诗 · 小雅 · 信南山》

沾衣(润湿衣服);沾衿(沾湿衣襟);沾醉(饮酒大醉,沾湿胸襟);沾体涂足(身体被田水沾湿,脚上被泥巴涂污)

soak;

2.比喻恩泽沾润。

盖闻圣主之养民也,仁而恩洽。 《文选 · 扬雄 · 长杨赋》

沾沐(承受恩泽);沾洽(雨泽丰足,也以比喻恩泽广被)

moisten;

基本解释

古水名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古水名。

水,出 上党壶关东入 淇。从水,占声。 《说文》

Dian River;

2.淇水支流。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,东流入河南省,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。今上流建有弓上水库。

基本解释

同“添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同“添”。 吴酸蒿蒌,不沾薄只。——《楚辞•大招》

add; increas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浸湿。

唐 · 刘长卿《饯别王十一南游》诗:“望君烟水阔,挥手泪沾巾。”宋 · 文同《早晴至报恩山寺》诗:“山石巉巉磴道微,拂松穿竹露沾衣。”

2.接触、接近。

滴酒不沾、这些话一点也沾不上边。

3.感染、染上。

沾染恶习。

4.藉别人的关系而得到好处、利益。

沾光、沾便宜。

5.带、有。

我和他既不沾亲,也不带故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浸湿。

沾润、泪水沾襟。

2.因某种关系而受益;分享。∥也作“霑”(陆⃝今不用)。

绝不沾他一分钱的便宜、利益均沾。

3.因接触而附著上(别的东西)。

双手沾满了泥、手上流血了,可别沾水。

4.接触;挨上。

脚不沾地、烟酒不沾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oisten, wet, soak; touch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他兼切,音添 —— 水名。說文》:水,出壷關,東入淇。

又,《說文》:一曰益也 —— 義同「添」。徐鉉曰:今俗別作添,非是。

又,《廣韻》:張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之廉切,𡘋音詹 —— 漬也、濡也。史記・滑稽傳》:置酒而天雨,陛楯者皆沾寒。〈陳丞相世家〉「汗出沾背」,通作霑。

又,與覘通。禮・檀弓》:國昭子曰:我喪也斯沾。【註】沾讀爲覘,視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都念切,音店 —— 亦水名。

又,縣名,在樂平。〈漢志〉:屬上黨郡。廣輿記》:太原府樂平縣,本漢沾縣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的協切,音跕 —— 沾沾,自整貌。史記・魏其傳》:沾沾自喜。【註】師古曰:輕薄也。徐廣曰:沾,昌兼反,又當牒反,一曰尺占反。

注解

〔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沾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ān、diàn、t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占,五行属

〔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ān] ⑴ 浸湿⑵ 因接触而附着( zhuó )上⑶ 染上⑷ 指因凭借关系而得到 [diàn] ⑴ 古水名。 [tiān] ⑴ 同“添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兼切頁碼361頁,第11

沾水。出壺關,東入淇。一曰沾,益也。从水占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添,非是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土兼反頁碼884頁,第5行,第1

沾水,出上黨壺關,東入淇。一曰沾益也。從水占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:「至朝歌入淇。」此又益也,今俗作添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兼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103頁,第1許惟賢919頁,第2

沾沾水。出上黨壺關。東入淇。

段注上黨壺關,二志同。今山西潞安府附郭長治縣府治,卽漢壺關地。《前志》壺關下曰:有羊腸坂。沾水東至朝歌入淇。《水經注》淇水篇曰:淇水出沮洳山。衝激横山。又東北,沾水注之。水出壺關縣東沾臺下。東流注淇水。今山西潞安府壺關縣東南有沾水是。

一曰沾,

段注逗。

益也。

段注沾添古今字。俗製添爲沾益字,而沾之本義廢矣。添從忝聲。忝從天聲。古音當在眞先部也。《楚辭・大招》。不沾薄只。王曰:沾,多汁也。薄,無味也。其味不濃不薄。適甘美也。漢曹全碑惠沾渥。白石神君碑澍雨沾洽。魏受禪表玄澤雲行。冈不沾渥。皆卽今之添字。竊疑《小雅》旣霑旣足,古本當作沾。旣瀀旣渥,言厚也。旣沾旣足,言多也。

从水。占聲。

段注他兼切。二義同。七部。《檀弓》假爲覘字。《史記》陳丞相世家,滑稽列傳假爲霑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